记德阳市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奖者刘帮贵
作者:王勇 文/图
来源:
日期:2018-11-08
为贫困户撑起一片天 ——记德阳市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奖者刘帮贵
为人正直友善,乐于助人。这是市汽车客运站副站长刘帮贵给人的印象。在工作中,尤其是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刘帮贵更是倾注了自己满满的热情,以己之力,为贫困户撑起一片天。 2017年,刘帮贵结对帮扶土门镇罗荣村4户贫困户。他日常工作繁多复杂,妻子下岗,孩子读书等问题也经常困扰他,4户贫困户需要他的帮扶,让他感觉分身乏术。但是在部队锻炼了13年的刘帮贵,有着较强的组织纪律性,本着任务就是命令的做事风格,风雨不改地开始了他的帮扶之路。刘帮贵及时与村干部联系,实地走访四个贫困家庭,在了解致贫原因后,因户施策地开展帮扶工作。 贫困户陈某的儿子小陈前些年一直和社会闲杂人员交往,无所事事不思进取,刘帮贵在入户了解情况后,苦口婆心地劝解。他和村干部一起,多次帮助小陈分析他的现状及他可以从事的工作范围。在一次次的劝解中,小陈从迷失中醒了过来,从在家天天游手好闲,到后来外出务工。刘帮贵和村干部的苦口婆心让陈某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儿子的成长,让他又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心,“贫困不害怕,害怕的是儿子又走进了死胡同,到时候我们这个家随便怎么帮扶,怕是也脱不了贫。”陈某对刘帮贵说的话,道出了一个父亲的心声。刘帮贵的帮扶,送去的是温暖、关怀,让陈某觉得是多了一个关心家庭的亲人。 罗荣村11组有一名年轻的小伙,名叫刘潘。10年前,年仅26岁的刘潘患上了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瘫痪在家,而这一年,他的孩子刚刚出生,长期的治疗费用使本来应该幸福的家庭负债累累。正当这个家陷入绝境时,党的好政策来了,刘潘通过审核被镇、村纳入2016年精准扶贫户,由刘帮贵“一对一”进行帮扶。第一次到刘潘家里,看着这个被病痛折磨得不成形的小伙子,他转身出门,向其家人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并给刘潘买了全新的棉絮,给他铺在身下,还留下电话号码,让他们有困难随时联系他。刘潘家里房屋漏水了,刘帮贵马上向该村党支部书记反映了此事,并立即将他家屋顶修葺一新。孩子读书,刘帮贵又联系镇、村干部四处奔走,为孩子争取到助学金。刘潘的治疗费用除了享受政策兜底外,余下需要自己支付的部分刘帮贵也想尽各种办法帮忙解决。在他的帮助下,刘潘一家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今年5月,刘潘因病情恶化住院治疗,深知时日不多的他面对家人和刘邦贵,提出了捐献眼角膜的遗愿,以此来回报党恩。 刘帮贵一直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自己只是做了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对于帮扶的贫困户来说,他就如同一缕暖阳,温暖着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