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从货车司机到种植带头人的完美蜕变
作者:钟蘭 文/图
来源:
日期:2018-11-08
从货车司机到种植户带头人,我市东北镇蔚泉村的何建经历了从失业、迷茫到成长、收获的完美蜕变,不仅成为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还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被迫失业 回家务农 2016年,随着产业转型发展,作为一名工矿企业的司机,何建也逃脱不了下岗的命运。是选择继续择业,还是回家务农?由于没有其他技能,在就业屡屡碰壁后,何建最终还是回家务了农。 仅靠几亩地要养活一家五口人,这对何建来说实在太难。“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决定要走农业这条路,再难也要咬牙坚持下去。”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何健决定改变自己,闯出一条新的谋生之路。他一边翻看相关书籍,一边从网上了解农业知识,一门心思想着怎么靠发展农业增收致富。 多方考察 开启种植之路 通过四处搜寻资料,何建了解到当时全国各地正在推广土地流转的新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既能改变以往传统低效的生产方式,又能调整种植和经营方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何建认为这不失为一个开辟增收致富的有效方法,于是动起了做种植户的念头。很快,他的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大力支持。 当梦想照进现实,往往是残酷的。高成本、无技术、农田基础设施薄弱等现实问题摆在何建面前,让他无所适从。但何建知道,面对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逃避,而是迎难而上。他开始留意各大农业网站,加入相关微信群、QQ群与农友进行交流,甚至还前往成都、绵阳等地学习种植技术和培育技术,了解最新种植品种以及农业运作方式。经过两个月的考察学习,何建带着引进的新品种葡萄回到绵竹,开启了自己的现代农业种植之路。 以身作则 当好“带头人” 说干就干,回到家的何建一刻也没闲着,他通过协商,从周围村民手中流转土地15亩。解决了土地问题,他又在田里忙着研究土壤土质、水分以及灌溉设施,选择适合的葡萄种植品种。慢慢地,葡萄园建起了,人工又成了困扰何建的难题。考虑到村里有部分贫困户没有经济来源,何建找到村委会商量,决定吸纳部分贫困户到他的葡萄园里务工。目前,葡萄园里常年有20余名工人,一年下来每人能挣近万元工资。而经过几年的摸索发展,葡萄种植每年能给何健带来十多万元的收入,一家人也因此过上了宽裕的生活。今年,何健打算将规模扩展到18亩,以帮助更多的村民实现增收。“作为一名党员,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不仅在何建的葡萄园里打工挣钱,他还教会我葡萄种植技术,现在在村委会的帮助下,我也种了一亩多地的葡萄,去年我也顺利脱贫了。”蔚泉村精准扶贫户刘光富告诉记者,如今,在何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了葡萄种植的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