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支付日益普及 小额支付方式悄然转变
作者:申梨      来源:     日期:2018-10-29    

 

本刊消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爱”上了移动支付,记者走访发现,随着移动支付的日益普及,原本利用率就不高的角币越来越被闲置,甚至为了方便顾客,很多零售门店内已难见“找零”。

商家:部分商家用“抹零”代替“找零”

在春晞路小吃一条街,每当夜色降临,这里灯火通明,生意火爆,商家们有条不紊地为消费者烫美食、备佳饮,冒菜、炒饭、烧烤、凉面等各色小吃一应俱全。而记者发现,每位店家有一点相同,都支持支付宝和微信扫码支付,塑封的二维码都贴在摊位的显眼处。

“如今用现金的人很少,八成以上的顾客都是扫码支付。”某冒菜摊点老板蒋成军对记者说,目前身上不带现金已成为很多年轻人的习惯,这种情况下,不能提供移动支付服务已经成为商户的短板。

鲜榨饮品店主陈琳向记者透露,自己店内的饮品价格上很少有零头,即使个别有零头,一般也会将“五毛”直接抹掉,因此店里营业一整天也收不了多少零钱,更收不上角币,偶尔需要零钱时便与相邻的商户互相兑换。

记者在城区超市、菜市场、小吃街里逛了一圈,发现在菜市场和水果摊上,一角钱的角币并不受欢迎。不过,商家拒绝的方式并不是不收,而是直接给顾客抹零。在仁泽市场,记者尝试买了一把青菜,价格是2.2元,摊主主动免了2角钱的零头,只收2元。摊主坦言,有时候该给顾客找零,为了方便,他就直接送点青菜或者葱相抵。

居民:角币不便携带 多闲置在家中

“现在一毛、五毛很难买到什么商品了,所以就随手丢在家里的存钱罐里。”市民刘钢先生说,以前在存钱罐里存钱只是小孩子的爱好,近几年随着物价上涨和手机支付的普及,使用率较低的角币已将家中的多个存钱罐装满,有一些甚至被他随手丢在家中角落里。

和刘先生一样,记者走访很多市民都表示,角币放在口袋里用的地方很少,何况购买小额商品时使用手机支付还能领到“鼓励红包”。偶尔在超市收到一角的找零,装在口袋里也会因不在意而丢失。此外,也有部分细心的市民将角币收集起来,用于在市场上买菜,或放在车上支付停车费用。

建议:为保障货币流通 应及时兑换

角币为何遭“嫌弃”?不少商家给出的回答是“麻烦”。一家蔬菜摊老板称,平时攒的角币花起来麻烦,还得想办法兑换成整钱,不如不收来得干脆。

对于角币的尴尬局面,记者咨询了中国农业银行大南路分理处,银行工作人员表示,移动支付的普及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这并不能证明小额的角币就失去了价值。最低面值货币在市场流通中有着重要作用,一角、五角的纸币和硬币都是法定货币,可正常流通,商家拒收是不合理的。如果市民手中有较多的小额货币,感觉存放不方便的话,也可以到银行兑换整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