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华:不等不靠脱贫摘帽
作者:王勇 李皓玥
来源:
日期:2018-10-16
“要不是党的扶贫政策好,我哪里能活到现在啊!”10月10日,面对记者的采访,西南镇金隆村14组的刘昌华深有感触地说道。 在刘昌华的农家小院,他给记者一一介绍,“这是在政府帮助下改造的厕所、厨房,那是帮扶干部送给我的鸡仔……”说起这些“家当”,刘昌华难掩心中的喜悦,“这都多亏了党的好政策!” 连遭变故 扶贫政策让他渡过难关 刘昌华今年53岁,一家3口,本来家庭就不富裕,又接连生病,让一家人陷入困境中。2014年,刘昌华突发疾病,不省人事,后被送到医院,经确诊刘昌华患上了心衰竭,从此以后,他稍一用劲便上气不接下气,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刘昌华还在康复期,妻子付君又在2015年得了脑梗,导致半边瘫痪,靠着一辆轮椅得以行动。 刘昌华一家的遭遇,得到了市、镇、村各级帮扶干部的关心和帮助,他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了低保、医疗救助和教育资助,这一系列政策,让一家人渡过了难关,暂时缓上了一口气。 “老刘,这几天下大雨,你们家房屋漏不漏水,要注意安全喔!”今年汛期,村第一书记罗庆和帮扶干部随时上门询问他家里情况,告诫他汛期注意安全,同时,还经常了解他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需求。“联系我的各级帮扶干部硬是把我家的事情当成了他们自己的事,随时都在关心我,心里真是过意不去。”帮扶干部的关心帮助,让刘昌华感激不尽。 解决困难 帮扶干部尽心尽力 今年,刘昌华的女儿初中毕业,到底是读高中还是读技术学校,一家人对此一筹莫展。在刘昌华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扶干部们来到他家,和他们一起分析情况,作出选择。考虑到家里经济困难,在大家的鼓励下,女儿刘天湘考取了成都机电工程学校。同时,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刘天湘享受到了“百工技师工程”教育扶贫计划项目,不仅学杂费全免,每个月还有生活补助。 “帮扶干部太好了,如果没有他们帮到想办法,我真不知道该咋办。”刘昌华告诉记者,如今女儿读书不让他操心,也没有了读书费用的压力。 “大家这么关心我,我不可能躺在屋里睡大觉。”刘昌华说,因为得了心衰竭,不能做重活,自己便联系了一个帮人运送假牙模型的活,这个工作做起来轻松,正好适合他。虽然每个月只有五六百元,但刘昌华却非常努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挣一份收入,缓解家庭的负担。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刘昌华已于去年成功脱贫摘帽。 在采访中,金隆村党支部书记曾维木告诉记者,像刘昌华这种两夫妻都缺乏劳力的情况,能顺利脱贫不仅得益于各级帮扶,更重要的是自己不等不靠,努力脱贫摘帽。刘昌华也在金隆村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