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推广新型种养技术 引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作者:王勇 文/图
来源:
日期:2018-10-10
我市孝德镇苦葛村的瀑电移民何勇积极推广新型莲藕种植技术,不仅解决了养殖过程中的废水处理问题,也为村民们铺就了一条全新的增收道路,成为群众致富的引路人。 发现新技术 试种取得成功 2006年,何勇从汉源移民搬迁到我市孝德镇居住。来绵竹之前,他是经营金属冶炼厂的,到绵竹以后由于条件限制,他便改行发展起了养殖业。但是没过多久,何勇就发现,排污问题处理不好,养殖这条路将很难走下去。 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何勇从网络上了解到一种浅水藕的种植技术。同年12月,他前往山东省济宁市,经过多方考察,将这种循环生态种养技术带回绵竹,随后在孝德镇苦葛村栽种了近一亩地的莲藕进行试验。“我带回14斤藕种,在猪场外的一小块田里试种,没想到当年就收了7200斤莲藕。”何勇告诉记者,这种浅水藕种植方式不仅很好地利用了猪场的沼液,解决了养猪废水排放问题,而且种藕还有收入,按2元钱一斤藕计算,一亩地就能收入1万多元钱,效益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抱团取暖 成立合作社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试种成功以后,何勇没有独享这份成果,而是成立了绵竹市腾达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汉阳浅水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向周围的农户大力推广该项技术。合作社成员黄儒成告诉记者,当时大家还不相信,亲自到何勇的种植现场参观后,才了解到这种方式很有发展前途。养殖场的废水、沼液经过处理后用于种植浅水藕,同时荷塘间套养大口鲢,这样一来,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养殖废水的污染问题,还能够给农户们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很快这项技术便在农户中推广开来,很多农户都自愿加入到合作社当中。 孝德镇茶店村村民古广美就是合作社成员之一。他告诉记者,在学习浅水藕种植技术之前,自己一直在外地打工,一年辛苦到头能挣3、4万元,如今在家门口发展种养殖业,不仅能照顾家庭,收入还增加了不少,比在外打工强多了。 技术致富 带动村民增收 在何勇的带领下,腾达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员如今已经达到100多户,其中移民有70户,遍布孝德、什地、土门等周边乡镇。汉阳浅水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户47户,种植浅水藕290亩,众多村民依靠这项技术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另外,附近的剩余劳动力也在莲藕种植基地里打工挣钱,他们中年龄大的有65岁,活多的时候务工人员大概有四、五十人,每个月收入2000多元。 通过协调合作、抱团取暖,合作社做到了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目前,合作社已与云南、重庆等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协议,实行订单销售,市场前景一片大好。下一步,何勇还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规范销售模式,让更多农户在合作社的带动下,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