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
作者:周韵 文/图      来源:     日期:2018-10-10    

图为停放在我市体育中心公共停车位的共享汽车

 

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共享KTV、共享自行车、共享按摩椅……日前,记者走访发现,市民出行、旅游、娱乐,都可以发现共享经济的身影。那么,这些五花八门的共享事物背后,哪些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了共享经济带来的便利与快捷?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共享汽车方便快捷

10月8日,记者在街头采访发现,自9月份共享汽车在我市投放以来,很受市民的追捧。大家选择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它的方便快捷——支付很简单,不用办卡,手机注册,支付宝付款就可以,哪怕开到其他城市也能还车。

“买车?我已经打消这个念头了,现在有了共享汽车挺方便的。”家住城东新区的何佳告诉记者,使用共享汽车不仅省去了购车费用,而且免去了支付保险费、维修等诸多麻烦。乘车人数多的话,费用比滴滴都还便宜。“国庆期间我和几个朋友就从德阳使用共享汽车回到绵竹,价格才几十元,有优惠卷的话更便宜。”何女士告诉记者,打开手机APP,就能在地图上找到最近的租赁点,每个点都显示了可用车辆数额,并且还车也十分方便。

“现在有了共享汽车,带着一家人周边游挺不错的。”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随着共享汽车投入使用,确实给众多市民出行带来了许多便捷。在他们看来,共享汽车的出现开启了除共享单车、公交、出租车、网约车之外的另一种出行方式。

●共享充电宝、按摩椅遍布我市各大商场

10月8日下午4点,记者走访发现,不管是大型购物商城,还是街边奶茶店,共享充电宝的身影随处可见,因其价格实惠,1小时1元钱的收费,受到不少年轻消费者的欢迎。

在太平洋电影院附近,不少店里都提供共享充电宝服务。“到饭店吃饭和给手机充电两不误。”市民方伟鉴称,虽然只能在店里充电,但不需要交押金,收费1小时1元钱,配备有各种数据线,直接扫码支付,十分便捷。随后记者按着指示操作了一遍,简单快捷,不到一分钟就给手机充上了电。“使用的人还挺多的,价格又不贵。”工作人员介绍,经常有客人手机出现没电的情况,为此,他们特意引入了共享充电宝为消费者提供方便。

晚上7点,记者在宏远广场五楼某影院的等候区看见,这里摆放了好几台共享按摩椅,上面写着“只需扫码支付,5元至20元的按摩服务”。正在等人的市民王亚茹体验了一把按摩椅后,立即对此赞不绝口。“共享经济的出现真的让我们享受到了很多便利。”王女士笑着说。

●共享旅游受追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旅游业也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共享经济时代。共享旅游主要是信息共享,以前旅游是去了再看,现在往往是看了再去。

“旅游前,我经常会看看网上的评价,然后再做出行计划,这样省了不少事。”家住大南路的罗娟喜欢旅游,每次出发前,她都会做不少攻略。她表示,现在网上有不少提供共享服务的平台,方便快捷。不仅如此,很多旅游区的民宿房东都将房源发布在平台上,找起来极其方便。而且,一些网络平台还推出“附近热评榜”,所有排行榜数据来自于近期用户消费后的真实评价,用户可以作为参考。其次,越来越多的人把旅行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公布网上,分享自己旅途中所见所闻。携程、途牛等线上旅游服务企业都很看重用户评价,客户结束行程返回后,写写旅游感受,有时候还能返现。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罗女士这样接受并喜欢共享旅行的游客已经越来越多。

●共享经济还需继续完善

虽然近几年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从共享充电宝到共享KTV等,一系列共享经济新形态不断涌现,带动了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过,从2017年以来尤其是进入2018年,以网约车、共享单车等为代表的共享经济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暴露出许多问题,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

“共享经济想要走得远,监管必须到位。”在城东新区某事业单位上班的唐琦称,平台企业的盈利模式如何定位、用户的合法权益如何保护、协同治理体系如何跟得上、如何维护公共数据的安全等问题必须解决,这些新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共享经济是否能够健康持续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