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德阳最美乡村教师封书会
作者:刘菲 文/图      来源:     日期:2018-09-11    

坚守年画“振兴”梦 让传承的种子生根发芽

——小记德阳最美乡村教师封书会

 

美术教师封书会作为清道学校年画特色教育的发起人,她的心里一直有着一个年画复兴之梦,经过8年的坚守和耕耘,如今已结出了硕果累累。

2015年,她登上了“四川省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优秀电视节目《梦想1+1》栏目”。

2016年,她带领学校年画科研团队创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图、《法治年画》组图,校本教材《绵竹年画》正式启用并刊印,被省委宣传部采用推荐;

同年,封书会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宣传学校的年画特色教育;

……

●教书育人是儿时的梦想

9月6日,在清道学校的年画教室内,学生们正在封书会老师的指导下认真为年画仕女图上色。因为在课程中会讲到冷暖色调的搭配,当天的封书会特意穿上暖色上衣和黑色裤子,让学生们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合理色彩搭配带来的美感。

封书会小时候家境贫困,兄弟姊们只能轮流着读书,直到9岁,她才背上书包走进课堂。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她从背上书包那一刻就许下梦想:努力学习,长大后站上讲台,教书育人。

从最初条件艰苦时吃住都在学校,挤出课余时间陪伴学生,到承担年画特色教育课后没日没夜地创编教材、研究课题、修改、装裱孩子们的优秀年画作品……正因坚守儿时的梦想,封书会默默耕耘、任劳任怨,将28载春秋无怨无悔地奉献在三尺讲台上。

●潜心学艺“转型”当年画教师

原清道镇是绵竹年画南派的发源地,清道学校发展年画特色教育坐拥天时地利人和。作为土生土长的年画村人,从小就对年画有着浓厚兴趣的封书会一直深受当地年画艺人的熏陶和指点,对绵竹年画绘制颇有功底。

虽功底扎实,但是“转型”当年画教师,还得从头开始。要让孩子们对年画产生兴趣,那么一定要让他们了解年画,包括每幅画的意义、每个图案的内涵、制作流程等。为学艺,封书会拜访了许多绵竹年画老艺人,记忆最深刻的便是专程到拱星镇拜访绵竹年画北派传人李芳福和年画村的绵竹年画南派传人陈兴才。“听说我是要学艺去教孩子们,老艺人都非常支持,不厌其烦地教我。”除此外,封书会还发动年画村本地的学生,一起搜集年画素材和资料,丰富自己的教材。

●让年画成为德育教育的活样本

传统的绵竹年画中,有很多题材现在的小孩难以理解。于是,封书会就想方设法创新题材,将校园生活的场景引入年画,比如,她和学生一起创作了运动系列年画。封书会还创作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年画的儿童版,来帮助孩子们理解其中的关键词,比如以选班干部的场景阐释“民主”,以小朋友劝阻闯红灯的场景阐释“法治”,以小朋友与小动物一起玩耍的场景阐释“和谐”。

在长期的年画教学中,封书会总结出了许多经验,特别是从传统的绵竹年画中提炼精髓,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让年画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活样本。年画课“三净”即“干净”:教学时要求孩子保持画面洁净,而由此扩展到课堂洁净,大到清洁卫生,小到作图工具的摆放,孩子们在年画课堂上养成爱干净爱整洁的习惯,也让环保意识悄然形成;讲授年画课“静气”时,要求孩子绘制年画一定要凝神静气,从而培养孩子们遇事冷静;讲“孝敬”一课时,结合反映敬老爱老的主题年画,从侧面教育孩子们要尊敬、孝顺长辈。

尽管传承年画的路上面临着许多问题和艰难,但即使前方困难重重,也依然阻拦不了封书会前进的脚步,也正是因为她多年的坚持,年画的种子已在清道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并开出了“最美”的花朵,结出了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