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绵竹李子品种 林业干部4年汗水换回累累硕果
作者:刘菲 文/图
来源:
日期:2018-07-27
7月25日,绵竹本地产麦黄李已经下市半月之久,可记者却在我市土门镇老农夫采摘园中惊喜地看到,千余棵李树被一颗颗或青或红的果子压弯了腰。 “经过4年的努力,目前已有6个李子品种试种成功,下一步就是向绵竹的果农推荐,为有改种意愿的果农提供技术服务。”李林,一位扎根林业工作近40年的林业干部。2014年起,为了改变绵竹本地李子品种单一、品质不佳、挂果时间短等问题,他利用出差、旅游的机会,从北京、贵州、宜宾、茂县等地带回李树枝芽进行嫁接试种,经过4年的辛苦付出,如今这些品种已种植成功,而原生态的种养方式也引得不少人慕名前来采摘尝鲜。 现状:采摘园里硕果累累 从土门镇邓家林加油站对面拐进岔口,沿着村道前行600米便到了老农夫采摘园。放下背包,带上草帽,提着小桶,李林带着记者去李子园里尝鲜。路边大桶里装的是为果树除虫用的辣椒水,一侧还堆放着发酵了2年多的鸡粪当做有机肥料,“杂草现在跟果树抢营养,可是倒伏后又变成了肥料。”正是因为绿色生态的种植方式,李林果园里的李子采摘下来轻轻擦拭后便能直接入口。 乌红的是从茂县引进的品种晚熟红脆,8月初成熟,挂果时间要持续到9月中下旬。由于没有打膨胀剂,果子较小,不过每棵树上仍挂了100来斤的果子。挑选色泽最为乌亮的果子品尝,甘甜、香脆,就连果皮也不觉得酸涩夹口。青色中带着些许乌红的是从宜宾引进的冰脆,7月初开始挂果,口感糯香,酸甜可口,让人食欲大振。 一圈参观品尝后,记者颇为惊讶,本地的麦黄李6月中旬上市,采摘时间只能持续20天左右,可是李林的果园里,由于品种多,挂果时间不一,从5月至国庆期间都能吃到新鲜的李子。 虽然没有对外宣传,可口口相传下也有不少人慕名前来采摘尝鲜。由于初衷是改变本地李子品种单一,因此,李林园中的李子价格非常实惠,市面上晚熟脆红7、8元一斤,可他只卖4、5元一斤,对附近村民还免费赠送,只希望让更多人知道改良品种后的李子更香甜可口。 初衷:改变本地李子品种单一的现状 看着家乡沿山旅游发展如火如荼,风景美了,果农的腰包鼓了,这让李林倍感自豪。可是本地的麦黄李挂果时间仅20天左右,而且品质不佳卖不起价,如何让果农同样的付出得到更多的回报?思来想去,李林还是觉得改种最为实际。 “改种”二字说起来容易,可是谁愿意承担失败带来的损失?2014年,李林干脆自己当起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从此,每次出门旅游,李林总会买回几斤当地的李子尝鲜,遇到品质口感俱佳的品种,就去果林里买一些枝丫,带回绵竹保种、嫁接。茂县的晚熟清脆和晚熟红脆、北京的京红2号和玉黄李、贵州的蜂糖李、宜宾的冰脆、广西的黑虎和桃李……4年来,李林带回绵竹的优质品种有10余个。不过,水果也会“水土不服”,试种过程中,黑虎、玉黄李等几个品种就因为不适应绵竹的气候土壤被李林淘汰掉。 本地麦黄李种植地主要集中在沿山地区,好的时候能够卖到4元一斤,差一点就像今年就只能卖1、2元一斤。而李林引进的李子品种价格却从5元至20多元不等,而且挂果时间长,产量也比麦黄李高,同样的付出,果农却能得到更高的收益。 品种培养成功,下一步便是推广。李林给自己确定了下一个目标,希望用3到5年的时间,帮助我市愿意改种的果农完成嫁接改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