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从河南志愿者到绵竹女婿的蜕变
作者:刘洋 文/图
来源:
日期:2018-07-05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轨迹,河南志愿者李杰就是其中一位。地震不久,刚刚从部队退伍的他就投身绵竹震区的志愿工作,从2008年到2018年10年里,李杰两次瞒着父母离开河南老家来到绵竹,投身绵竹灾后重建工作和青少年户外活动,帮助了无数的灾区儿童和灾区家庭。而如今,他也扎根绵竹,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实现了从河南志愿者到绵竹女婿的蜕变。 一腔热血 独闯绵竹灾区 今年35岁的李杰,本是河南省济源人,2003年入伍做志愿兵,2008年4月退伍回到家乡。次月,四川发生8.0级的“5·12”特大地震,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李杰告诉记者,当他听到死亡数字报出来的时候,看到房屋大面积倒塌的样子,他的心感觉被揪住了,想着既然知道了这个事情,就一定要来看看,看看有没有需要自己帮忙的地方。 那时的李杰从来没有来过四川,他一路走一路问,终于到达绵竹。当时的绵竹一片混乱,没有一个可以投靠的组织,但四面八方来的志愿者又很多,他就一个人待在车站帮忙卸货搬东西,只要有可以帮上忙的地方,他都冲在最前面,就这样,李杰认识了很多一起来帮忙的志愿者朋友,从最初的自发的来灾区帮忙,到立志把这件事做好,李杰与他的朋友们在遵道组建起了遵道志愿者办公室。 随后的日子,李杰开始参与组织建设遵道地区第一所帐篷学校,除了日常教授孩子们一些简单的知识,还积极投身灾后重建项目,帮村民修补村舍,带动村民走上养殖之路,遵道地区的邻里乡亲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但2009年初,李杰所在的志愿者办公室解散,团队从300多人变成了20多人,而那时李杰也花光了3.8万元退伍金,他卖了手机,拼凑了回河南的路费回了家。 心系公益 在绵竹生根发芽 回家三个月后,因为心系绵竹的重建工作和绵竹的人民,李杰瞒着父母又一次来到了绵竹。李杰告诉记者,他对父母其实是有愧疚的,那个时候家里的母亲身体不好,弟弟妹妹又还在读书,他作为老大,没有安安稳稳找一份工作让父母放心,心里其实是很难过的。 回到绵竹后的他,积极投身于帮助灾区儿童的各种公益活动,收养留守儿童、组织青少年活动中心、帮助孩子们做灾后心理疏导等等,虽然没有很多收入,但李杰乐在其中。2013年,在一次志愿者的聚会上,李杰认识了做心理辅导的本地姑娘叶欢,两人一见如故,很是投缘,看着李杰一直在坚持做帮助别人的事情,而且一直很用心,叶欢很是欣赏,2014年,两人结婚,现在已经有一个4岁的孩子。 因为一直从事公益事业,李杰收入甚微,但作为妻子的叶欢一直默默地为他提供经济支持。李杰坦言,妻子的支持为他撑起了梦想的一片天,以后在做帮助他人的事情时,他也会加倍地努力赚钱,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不忘初心 愿梦想之路越走越顺 2016年,李杰成立公司正式走上了经营之路。他建立了一个名为“自然营”的文化传播平台,想要通过露营、晨练、速降、团队拓展等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主题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自然、认识自然、享受自然,在学习了解的过程中,锻炼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同时,李杰仍不忘初心,多次与当地爱心组织合作,组织公益夏令营,带领一些特殊儿童一起学习成长。 李杰告诉记者,除去住宿、教练、包车等成本,他的净利润其实并不高,但是他做得很开心,如果没有来绵竹,他可能就在老家附近打一份零工,而他来绵竹发展,找到自己最想要的一种生活状态,就是既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又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会很快乐。 谈及对未来的打算,李杰坦言他会一直把这项事业做下去,而对于自己的家庭生活,他告诉记者,如今他们一家三口一直租住在玉泉镇玉江村的房子里,4岁的儿子小馒头也在一天天慢慢长大,也希望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孩子的成长让李杰开始真正的考虑赚钱养家的责任,他希望自己能努力一点,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也能有一个很好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