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李维全:14年如一日照顾瘫痪母亲
作者:刘菲 文/图     来源:     日期:2018-05-31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我市家人志愿者李维全的人生字典里,却看不到这句话。为瘫痪的母亲梳洗、喂食、按摩……他已经坚持了整整14年。

“作为子女,为父母做这些事都是应该的。”更可贵的是,46岁的李维全不仅把母亲照顾得十分周到,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几乎每周六下午都会去敬老院为老人们服务。“既然我在照顾老人方面有些经验,所以也想为这些孤寡老人做一些事。”

14年如一日

精心照顾患病母亲

李维全是我市孝德镇人,父亲去世后,留下年迈的母亲。后来,他到孝泉镇开了一家商店,就将母亲接到自己的身边照顾。

5月25日,记者与李维全相约见面。“我妈妈喜欢吃包子,我买一点给她带回去。”在带记者朝家里走的路上,李维全遇到一家包子店,想着母亲爱吃包子,便立即停车买了一些。

李维全的妈妈何加玉今年73岁,说起话来思维清晰,语速流畅,看起来精神不错。可是因为患上了内风湿骨病,关节变形,所以一直行动不便,只能躺在床上,而这一躺竟然就是14年。李维全说,他也找了很多医院给母亲医治过,但就是没有效果,开的药也止不了疼。

“要不是我儿子,我活不到现在。”躺在床上的何加玉说,之前儿子给她买了一个拐杖,还能在地上走走,到了后来走不动了,只能躺在床上,10多年来,全靠儿子尽心尽力的照顾。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李维全看来,作为子女,父母生我养我,现在他们老了病了,就应该全心全意的照顾,尽一份孝心。14年来,李维全把他的想法付诸于实际行动。

“你的手指甲、脚指甲都长了,我给你剪剪。”拿起指甲剪,李维全小心的给母亲剪指甲,做完这些,又开始按摩。

为母亲几天洗一次头,一个月剪一次发,按摩、剪指甲、掏耳朵……像这样细心的照顾母亲,对李维全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甚至可以说,他的生活和事业就是围绕着照顾好母亲而转。

曾有人向他建议,可以将母亲送到敬老院,那里有专人服务。不过,李维全认为,母亲在自己身边更放心,平时母亲想吃什么,还可以专门给她做。

过度操劳

自己患上糖尿病

不知不觉,李维全已经照顾了母亲14年。对于其中的点点滴滴,现在回想起来他自己都感叹,“不知道怎么走过来的。”

李维全回忆说,以前在孝德老家时,母亲没法走动,邻居有不少老人会到家里和母亲聊天,于是,他就做好午饭招待大家,也是希望她们能多陪母亲一会儿。

后来搬到孝泉镇,家里买了轮椅,李维全就经常将母亲抱到轮椅上,然后带着出门转转。可是后来由于老人大小便失禁,很不方便,为了不影响别人,李维全只得让母亲在家里待着。早上起床给母亲做好饭,吃完后,再去1公里外的地方开店,中午早点关店门,回来做饭。当得知母亲大小便失禁时,李维全又得赶紧回到家里为母亲换洗。“尤其是近几年,每到冬天晚上要起几次床,帮助她上厕所。”李维全说,自己晚上不敢睡得太沉,怕母亲拉在身上不舒服。

长此以往,再强壮的身体也经不住长年累月的熬夜。去年9月,李维全自感身体不适,前往医院检查,竟然查出自己患上了糖尿病。“医生让我不要熬夜,会加重病情。”但母亲现在的情况,李维全不得不熬夜。今年1月份,李维全与自己的妹妹商量后,最终决定将母亲送到妹妹家中居住。

母亲被送到妹妹家中,几天不见母亲,让李维全十分挂念。如今,他两三天就要去一次妹妹家中看看,有时候还要做些好吃的送去。给母亲喂饭、按摩、聊聊天。

热心公益

参与爱心组织帮助更多老人

2017年9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李维全跟着朋友参加了家人志愿者团队活动,让他觉得为敬老院的老人做一些事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敬老院的这些老人中,有很多都是孤寡老人。”怀着同情之心的李维全说,“我能把母亲照顾好,相信也有能力把这些老人照顾好。”每周六下午,家人志愿者协会都会组织志愿者开展爱心活动。身在孝泉的李维全会驾车到绵竹市区集合,然后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到敬老院开展活动。

“每次爱心活动,李维全都非常积极的参加。”绵竹市家人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周刚说,和李维全接触几次才知道,他家里有患病的老母亲要照顾,但是他还抽空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真的不容易。

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李维全把照顾母亲的热情全部使出来,为这些孤寡老人理发、按摩、剪手脚指甲,陪老人聊天,打扫卫生。“最多一次,我为7个老人剪过头发。”李维全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