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市政协委员马文
作者:唐妮 文/图     来源:     日期:2018-05-16    

发挥公益组织作用 推动志愿服务走向专业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访市政协委员马文

作为一名十年如一日坚持在公益事业前线的市政协委员,绵竹爱之援义工协会会长马文认为,绵竹的社会公益服务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和社会认同度,组织机构不够完善、管理不健全等问题。为了让更多急需帮助的市民和弱势群体都能享受到社会公益服务,就应充分发挥社会公益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补足发展短板,推动志愿服务走向专业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马文介绍,发展公益事业既有助于密切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增强社会凝聚力,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净化社会风气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在社会上形成人人讲奉献个个献爱心的文明风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而社会公益组织则是发展公益事业的重要载体,它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志愿性和服务性等特征,在社区治理中更加贴近民众,能及时发现他们的需求并作出回应,发挥矛盾缓冲器的作用。

那么,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公益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马文建议,一是积极营造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环境。加大宣传引导,提高社会对公益组织的认知度,建立社会公益组织与政府间的多种交流平台,通过平台进行对话、协调、互动;二是采取多种措施,培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建立社会组织人才培训基地,明确对社工的奖励政策和奖励机制,鼓励优秀志愿者报考社工,持证上岗。通过“社工+义工”双工联动,从而改变我市社工人才数量少、专业水平低的局面,进而提高社工人才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三是搭建多种服务平台,孵化和保障社会公益组织的发展。政府通过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公益组织的发展提供相关公共服务和活动场所,并为其提供管理咨询,开展专业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