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鑫:一诺千金 将公益当成一生的事业
作者: 刘菲 文/图
来源:
日期:2018-05-11
——只因一句承诺,他投身公益事业。 ——只因一份感恩情怀,9年后,他驱车行驶1500多公里,到震后结对帮助他的镇江市,看望抚慰他心灵创伤的“知心姐姐”。
图为邬鑫为“知心姐姐”汪建芳赠送鲜花
邬鑫今年23岁,是国内一家知名药业公司川北、川南、川西三地的大区经理,同时也是“曙光爱心”公益志愿者团队绵竹分社的组建者之一。 10年前的“5.12”地震中,正在板桥中心校5年级就读的他在数学老师的帮助下逃生。震后,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呵护让他倍感温暖,这些恩情他一刻也不曾忘记,于是他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甚至组建志愿者团队,以此来传递、延续那一份温暖。 投身公益之路的时间表 2008年5月12日,刚刚上课几分钟,地震发生,噩梦来临,数学老师立即疏散学生到操场集合,邬鑫所在班级无一人受伤。不过,那场地震还是对他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心理创伤,他害怕孤单,对外界的声音和震动都非常敏感。 2008年8月,邬鑫作为当时板桥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代表,与其他50多名同龄学生一起前往江苏镇江,参加夏令营活动。“小卖部里,四川孩子打电话不收钱,街上、旅游景点,总有好心人嘘寒问暖,送上水和食物……”镇江这座“大爱之城”让邬鑫感到了温暖,而最让他感动的是遇到了“知心姐姐”汪建芳,并通过汪建芳第一次接触到公益志愿者。 2015年,邬鑫加入“曙光爱心”公益志愿者团队,同年,他承担了分社负责人一职,在绵竹组建“曙光爱心”绵竹分社。志愿者们把自己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公益基金,重点帮扶孤寡老人以及去少数民族开展支教活动。 2017年8月,为了曾经的诺言,邬鑫驱车踏上圆梦之路,1500公里风雨兼程,他来到镇江这座“大爱之城”,见到了“知心姐姐”汪建芳。 将公益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 邬鑫说,10年前的镇江夏令营活动虽然只有短短一周时间,但却让他收获了亲情和友谊,那些温暖的情感一直陪伴着他成长,影响他走上了公益之路。 毕业后,在市中医医院实习,见到许多老人独自到医院就医,“当时就想,要尽快加入到公益组织,去帮助这些老人。”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加入到我市一家志愿机构,利用休息时间为老人服务。 2015年,邬鑫加入“曙光爱心”公益志愿者团队,同年,他承担了分社负责人一职,在绵竹组建“曙光爱心”绵竹分社。邬鑫与广大志愿者将自己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公益基金,重点服务孤寡老人以及去边远贫困地区开展支教活动。 2015年11月,湖南女子小荷(化名)在网上向邬鑫求助。小荷说,自己是一名未婚孕妇,只身到德阳寻找男友,可男友避而不见。钱花光了,预产期又临近,无奈之下只得向爱心组织求助。 接到求助信息时,身边很多朋友都提醒邬鑫,这可能是一场骗局。“都认为是骗局,如果我再不相信她,她一定会失望。”在向相关部门证实小荷的情况后,邬鑫联系到德阳市救助站,同时在朋友圈发布了爱心倡议。在邬鑫的积极帮助下,不少热心人出手相助,德阳市救助站也找到了小荷,带她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11月28日,小荷在救助站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踏上返乡行程。 “这件事更坚定了我做公益的决心。”邬鑫说,当时小荷身体情况非常糟糕,随时可能出现危险,正是邬鑫的信任和帮助,让小荷及时得到救助,母子平安。而让他意外的是,当小荷在朋友圈得知邬鑫他们将去马边县支教时,还从湖南专门寄来了文具,“她说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大家的帮助,现在有能力就要去帮助别人。” 从此,在帮助老人和支教的同时,邬鑫也常常通过各种渠道帮助癌症患者义卖猕猴桃、关爱留守儿童、救助患病儿童……邬鑫说,从事公益,是10年前自己对汪建芳姐姐的承诺,而当走上公益之路,看到别人的生活因自己的举手之劳而改变时,他决定将公益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