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平:感恩的人才会快乐
作者:王勇 文/图
来源:
日期:2018-05-10
“珠珠,你学习结束回来了啊!”4月17日,李晓平刚一瘸一拐走到“春蚕画坊”门口,看到画坊的伙伴,连忙问道。别小看这几步路程,李晓平走起来特别费劲。“前段时间摔了一跤,右腿假肢根本弯不了,就只能靠左腿活动活动。”李晓平说,不过自己还算幸运,至少还能重新站起来。 10年前的那场地震,改变了李晓平的生活轨迹,地震让她失去了右腿,辗转到成都、江苏进行了多次手术。期间,李晓平也绝望过,但是看到那些比自己还严重的伤员,李晓平仿佛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震后5年,她在德阳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又重拾了生活的信心。“时间就是一副良药,它能抚平伤痛。”李晓平说。 ◆热心负责的“孃孃” “这里颜色要深一点,才能突出效果。”作为画坊的负责人,李晓平要把控好每一幅画的质量,尽量让客户满意,并给年轻员工以指导。 “上次那批产品,客户反映总体质量不错,但个别产品色彩搭配还需要改进。”4月13日,李晓平把画坊员工召集在一起,共同商量提高产品品质的问题。 “为了画坊能有更好的发展,大家各抒己见,多总结、多提高。”李晓平抛出话题,随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非常激烈。 “我们画坊全靠李孃孃扎起!”画坊的小朱觉得,能遇上像李晓平这样认真负责的人是自己的幸运。刚进入画坊的时候小朱啥都不会,在李晓平的耐心传授和鼓励下,她逐渐掌握了绘画技巧,画起脸谱来得心应手。 如果没有地震受伤,李晓平或许不可能与绵竹年画“结缘”。就在德阳进行康复训练的那段日子,李晓平接触到了年画。2010年8月,李晓平在香港红十字会和市残联的帮助下,成立了“春蚕画坊”,取义“春蚕到死丝方尽”,以此表达残疾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画坊刚成立时有30人,有5.12地震致残人员,也有其他原因致残的残疾人。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画坊联系到脸谱彩绘外包合同。“其实大家并不在乎能挣多少钱,画坊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在这里说说笑笑,逐渐忘记过去的伤痛,开始新的生活。”李晓平说。 ◆快乐感恩的“群主” “尊敬的医院领导、医生、护士和工作人员:你们好!我是汶川地震伤员李晓平,地震至今已六年了,在这六年之中,我和女儿时常想起你们,也很想感谢你们……”2014年春节前,李晓平给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寄去了一封感谢信,随信还寄去一幅她亲手绘制的绵竹年画《福寿三多》。 李晓平说,地震受伤后,她和女儿到了江苏南通第二人民医院,医院特意将她们母女安排在同一间爱心病房内。医护人员为她们精心治疗,并特意请来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一次,女儿无意中透露出妈妈最爱吃枇杷,护士长立刻准备了枇杷,并亲手剥好喂给李晓平吃。热心市民知道消息后,从自家树上采来枇杷送到病房。面对热情的南通人,李晓平数度哽咽,也开始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我就是想给南通的这些好心人报个喜,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找到了生活的信心,现在我会把这份爱延续下去。”李晓平告诉记者,人活着就是要感恩,这样才会有快乐的心情。 如今的李晓平比地震前更快乐阳光。她告诉记者,自己现在是开心快乐群、康复人士兄弟姐妹群等几个微信群的群主。“开心快乐群”是她以前单位同事,大家经常相约到沿山看花、采摘。“明天大家一起去遵道摘樱桃。”说话间,微信群里传来“滴滴”声,原来群里正在计划明天的活动安排。 “看嘛,这是我们那天在沿山开展活动的照片。”李晓平把手机里的照片拿给记者看。照片上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开心,笑容,洋溢在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