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东:扎根乡村沃土 争当返乡创业“领头雁”
作者:唐妮 文/     来源:     日期:2018-05-07    

本刊消息 五月的拱星镇红旗村,连片的农田里,一株株细长的豇豆苗正茁壮成长;宽敞的乡道上,轰隆隆的机械声,村容村貌改造工程正火热进行……眼前这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让红旗村党支部书记杨洪东的眼中充满了自豪。

杨洪东告诉记者,如今已返乡创业近十年,他从未后悔过当初的决定,哪怕这一路走来荆棘满布。

心系家乡 毅然投身返乡创业大潮

今年40岁的杨洪东是拱星镇红旗村人,大学毕业以后,他便一直在德阳打拼,经营着咖啡屋和茶楼的生意,丰厚的收入让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2009年,随着返乡创业潮流的兴起,他毅然决定回乡创业,为家乡的建设尽一己之力。

2009年,杨洪东回到拱星镇红旗村担任该村的党支部书记,他一边做着为民分忧解难的工作,一边寻找适合的创业机会。“因为我从小在红旗村长大,所以非常清楚发展传统农业的弊端所在,也一直在寻求改变的方法。”2012年底,经过多次去成都、西安等地考察学习后,杨洪东拿出300万元积蓄作为创业基金,在村里流转了560亩土地,开始发展钢葱规模化种植。

柳暗花明 合作社闯出致富新天地

2013年汛期,一场持续两个星期的大雨,让杨洪东的钢葱几乎全被淹没殆尽。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极大地打击了杨洪东的创业热情。“当时家人都很反对我再继续做下去,他们希望我回德阳重拾之前的事业。”可他还是选择了咬牙坚持。

总结第一次失败的教训,杨洪东认为,抱团发展才能最大程度减少风险。2013年底,他联合村两委干部、普通村民共27户人,成立了川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粮食300多亩,钢葱200多亩。2015年,对于合作社来说,是跨越式发展的一年。在同为红旗村人的绵阳东辰集团董事长邬永平的支持下,合作社和东辰集团旗下的中坝酱油清香园调味品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的订单农业,有效解决了合作社蔬菜的销路问题。在香港郭氏基金的组织下,杨洪东和合作社骨干人员参加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班,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业者一起学习探讨,为合作社引进了新的种植技术与方法。

三年来,合作社以“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入股的方式将规模扩大到了1980亩,辐射带动了560户村民加入,分别种植豇豆、青菜、钢葱和大蒜。2017年,合作社毛利润达到近300万元。

展望未来 引领更多村民实现共同富裕

“以前守着两亩地,想致富也找不到门路。如今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每年光是流转费就有1600元。平时我和老伴在合作社里务工每个月还能挣近2000元,每一季度合作社盈利还有分红款领。”红旗村村民唐真木乐呵呵地说着加入川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好处。

为了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杨洪东的专业合作社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坚持助力产业扶贫。2017年,合作社带动精准贫困户17户从事蔬菜种植,吸纳有劳动力的贫困户22人在合作社务工,组织农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200余次,并为农户免费提供蔬菜种子和部分农资产品。

说起未来的规划,杨洪东信心满满。他表示,未来5年,他打算利用村里德康生猪养殖公司产生的生猪粪便,种植1500余亩无公害绿色蔬菜,并争取做大品牌,扩大市场销量。此外,他计划修建5个盐碱池,将蔬菜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收入。“希望未来合作社能吸纳更多返乡人员一起创业,共创红旗村欣欣向荣的美好局面。”杨洪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