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全:家庭农场里念好致富经
作者:周韵     来源:     日期:2018-04-25    

本刊消息 “今年栽种的土豆长势不错,市场好的话,完全不愁销路,除去人工成本,赚个五六万元没有问题。”46岁的板桥镇柏杨村村民吴宇全笑眯眯地算着账。

吴宇全是怎么靠种地挣了钱,全得益于他的家庭农场。“等土豆卖完了,我又要开始种水稻了,今年一定也会有个好收成。”他的言语中露出一丝期待。目前,吴宇全的家庭农场采用的是“菜-稻-菜”轮作模式,每年的纯利润达30万元。

家庭农场应运而生

吴宇全的家庭农场有劳动力5人,流转土地700亩,用于栽种蔬菜、小麦、水稻等农作物。问起为什么要发展家庭农场,他称,自己一直在经营农资生意,对农业生产十分感兴趣。2012年,吴宇全在参加一场农产品交流会时,发现种植经济作物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流转了200亩土地种植水稻和小麦。

一头扎进田地里的吴宇全,一心想建自己的家庭农场。“刚开始经验不足,种植出来的小麦和水稻产量不高。”种植农产品,可是一门学问,只靠干劲足还不够。为了提升自己的栽种技术,吴宇全不仅前往什邡、彭州等地进行学习考察,还请了几位专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给家人进行集中培训。现在,吴宇全全家都掌握了种植水稻、蔬菜的核心技术。

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鼓励和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吴宇全的土地符合家庭农场的条件,他成为了板桥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4年,吴宇全在板桥镇柏杨村和五星村流转土地700余亩,以“菜-稻-菜”的模式进行经营,主要种植蔬菜、小麦、水稻,也是这一年,他的承包地有了自己的名字——兴宇家庭农场。

坚持不懈终有回报

“谁的创业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也不例外。”吴宇全家庭农场建立之初没有专门的销售渠道,他就天天跑农贸市场进行拓展。刚开始,很多商家对他不理不睬,他就一直站在店门口,直到等商家忙完了再进行推销。渐渐地,开始有商家尝试和他合作。由于小麦和蔬菜的价格起伏不定,吴宇全往往是一边拿着计算器算成本,一边和商家讨价还价,通过一年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和很多商家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为了让家庭农场朝着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奋进,吴宇全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经验,并先后投资160万元,添置了大型拖拉机2台,乘坐式插秧机2台,电动喷雾器20余台,粮食烘干机2台等机械设备。如今,吴宇全种植的农产品产量高,销售好,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发展农业投资大,回报慢,必须要坚持。”吴宇全说:“我要感谢农业部门和板桥镇的支持。否则,我的家庭农场不会运营得这么顺利。”

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自己致富不算富,吴宇全还带领周围群众一起致富。“我们这把年纪的人无法出去打工,在家闲着也没事干,于是就到农场里帮忙。吴老板为人耿直,每次都给我们五六十元的工资,并且当天就结算。”在兴宇家庭农场务工的黄大芝说道。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吴宇全的带动下,板桥镇、东北镇已经有几户村民开始尝试大规模流转土地种植水稻和小麦。

据悉,近年来,在市、镇两级农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吴宇全的兴宇家庭农场已经实现了年总产值170余万元,也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务工难问题,辐射带动周边2000多户家庭增收致富。2017年,兴宇家庭农场还被省农业厅评为“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

说到今后的打算,吴宇全对自己家庭农场的前景信心十足。“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给我们这些发展农业的人增添了不少信心。”他表示,下一步,将适度规模经营一部分反季节蔬菜,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