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雨:回乡创业当“猪倌” 豆渣养猪闯新路
作者:张娟 文/图
来源:
日期:2018-04-12
打铁、撑船、磨豆腐,是旧时被认为没有前途的“苦行业”。可如今,在孝德镇毫照村26岁的孙雨眼里,却是充满商机的“金饭碗”,因为用做豆腐剩下的豆渣养猪,不仅肉质好、口感香,市场前景也一片大好。“想多陪陪父母,也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2016年,孙雨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回乡走上了创业路。 辞职回乡 传承家业不言悔 日前,记者来到孙雨家时,他正忙着为客户制作手工豆腐。只见他将泡好的黄豆放入粉碎机中磨碎,再经过熬浆、点卤、上包、压包等工序后,一块块豆腐就被制作出来了。做豆腐是孙雨一家每天清晨必做的事。孙雨说,他的父母做手工豆腐已有20多年了,要不是当初为了养家糊口,也不会做这个苦活。 孙雨告诉记者,他之前在成都一家汽车美容公司上班,由于不忍心看着年迈的父母每天起早贪黑做豆腐,便在2016年辞职回到了家里。“父亲股骨头坏死,我想帮他们分担家庭的重担,多陪在他们身边尽孝。”孙雨说,当他把打算接管家里豆腐坊的想法告诉父母时,遭到了家里人的强烈反对,纷纷指责他年纪轻轻不去大城市拼搏,却要回家做豆腐,没有上进心。 “在父母看来,做豆腐是没有出息和出路的,但我觉得如今越是传统的东西越有前景。”孙雨说,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父母拗不过他,最终也就默许了。因为从小就看父母做豆腐,耳濡目染下,孙雨对豆腐的制作也颇有经验,再加上有父母当他的得力助手,孙雨便放开膀子干了起来。 “我们手工做出来的豆腐可以吃出三十年前豆腐的香味,现在一天最多能做两百多盒,定点销售到绵竹的餐饮市场。”孙雨说,因为手工做豆腐很繁琐,产量不高,他们都是订货销售。 豆渣养猪 开辟创业新路 孙雨家的豆腐一直很畅销,不仅因为是传统手工豆腐,还有他们对豆制品原材料和制作的每个环节严格把关。在做豆腐时,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豆渣,以前父母都会选择倒掉,但孙雨觉得倒掉豆渣很浪费,他开始寻思着如何对豆渣进行再利用。他从网上得知豆渣是粗纤维,含蛋白质,用废弃的豆渣喂猪,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肉质也比较好。随后,他在家里做起了实验,给家里饲养的猪喂食豆渣。 过年的时候,孙雨宰杀了一头自家养的猪,然后又到街上买了一块猪肉回来,邀请亲朋好友到家里来品尝比较。“豆渣养的猪吃起更有肉香味,很不错。”在得到大家的认同后,孙雨决定大规模的用豆渣养猪。他一边修建圈舍,一边向亲戚朋友筹集资金,购买了30多头生猪,走上了他的养殖路。可惜没过几天,仔猪因为生病死了一大半,给了孙雨当头一棒。 面对挫折,孙雨并没有沮丧,他开始购买回书籍恶补生猪养殖技术。经过不断的努力和钻研,孙雨很快从“门外汉”变成了“行内人”,更在猪饲料的搭配上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特经验。 养猪是个细致活,别看孙雨表面上大大咧咧,做起事来却一点都不含糊。在他的精心喂养下,一头头猪仔长势良好,并很快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和不少回头客的好口碑。 “顾客的信任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孙雨说,为了让更多顾客吃到安全放心、营养健康的猪肉,他再苦再累也要坚持把豆腐坊和生猪养殖事业做好做大,争取带动更多的乡亲一起创业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