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镇录:守护木匠技艺47年
作者:王平 文/图
来源:
日期:2018-03-05
他,做所有的家具、农具等木质东西,不用一颗铁钉,全部采用卯榫结构,加工出来的家具缝隙竟然插不进一根头发丝,这是家住我市新市镇范存村5组木匠俞镇录的拿手好戏。今年63岁的他,从16岁开始学木匠,一直坚持从事木工手艺至今。 ◆坚持加工、售卖货真价实的木工制品 俞镇录告诉记者,他家里弟兄多,父亲一句“天干饿不死手艺人”,便开始了他的学艺生涯,跟着师傅学满3年后,又帮师傅带了3年徒弟,才正式开始独自的木匠生涯。 他所加工的木制品有拌桶等农具以及桌子、板凳、木桶、甑子等家庭生活用具。对于家具的木料,俞镇录一般会选择老木料,并且要经过晾晒。“今年买料,后年才用来加工,要经过三个六月的晾晒,加工出来的家具才不会变形,不会被虫蚀。” 几十年来,俞镇录一直将自己加工的木制品摆放在孝泉镇的半边街展销。在他的销售点,记者看到一排排板凳的吊牌上,每一根都标明了用哪种木料加工的,比如古樟木、楠木、桂木、红椿、桑木、槐木、青冈木……他说,这样标明,主要是想把货真价实的东西呈现给用户。 记者看到他的摊位上还摆放着一把木梳子。他告诉记者,这把梳子是用古香樟树的木质加工的,其材料是齐福学校的古香樟树,是在剔除安全隐患的枝丫时自己收集的。 对于现场销售的升子,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知道是用来干啥用的,经过俞镇录的解释,小朋友才知道原来是用来舀米的。而过去农户家里的这种用具,现在大多已被塑料盒所代替。 俞镇录告诉记者,升子大多采用柏木或者楠木加工制作,一个升子可装4斤米,10升就是一斗。为了确保容量精确,必须用鲁班尺进行测量。至于升子的价格,要看是哪种材料做的,普通材料的七八十元一个,好的要卖二三百元。 ◆希望未来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新生活,这些过去的家具还有销路吗?俞镇录说,消费者购买这些木器大多用来摆放在民俗博物馆里的博古架上做装饰,或者是用在婚庆仪式中,象征升升(生生)不息、一(升)生一世。 令俞镇录感到欣慰的是,许多外地游客看到他加工的木器做工精细都纷纷购买,还建议他在产品上打上自己的标记。听取大家的建议后,俞镇录正计划在他所加工的升子等家具上烙上“俞氏木业”字样和每年的生肖图案,以便让自己的产品声名远播。 谈起手艺的传承,俞镇录说他教的几个徒弟,现在都改行去做家庭装饰装修了,因为仅仅做木器根本挣不到几个钱。自己儿子会这门手艺,但是现在也没有做了。谈到未来,俞镇录准备联合几个老木匠艺人把这项手艺传承下去,但是因为大家年龄大了精力有限,不知道最终结果会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