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市人大代表黄吉华
作者: 刘菲 文/图      来源:     日期:2018-01-18    

打造特色专科 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

——访市人大代表黄吉华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作为市人大代表、基层卫生院的一名医生,黄吉华认为基层卫生院是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乡镇卫生院更好地服务百姓?黄吉华建议乡镇卫生院,应根据各自实际建设特色专科医院,同时打造医疗+养老结合的服务新模式。

随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绵竹医院的揭牌,华西优质资源下沉绵竹,在学科建设、医院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力提升了我市医疗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不过目前的现状是市级医院人满为患,部分乡镇医院却门庭冷落。要进一步提升乡镇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打造更有针对性的特色医院是重要途径。黄吉华说,乡镇卫生院只有找准定位才能长足发展,在现行条件下,应采取“错位竞争”的方法,走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道路,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专科,打造特色品牌,这样可以形成乡镇卫生院与市级医院功能互补、差别化发展的新格局,增强对患者的吸引力。

另外,近年来,农村老人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骤增,推动产生了“医养结合”模式。医,包括医疗诊治、健康咨询、健康检查、临终关怀等服务;养,包括生活照护、精神心理、文化活动等服务。这种模式既能为老龄人口提供养老去处,又能为年老多病的老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能较好地解决农村老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问题,是一种比较符合中国农村实际的养老模式。黄吉华说,乡镇卫生院可以根据老年人多患有慢性病需长期医疗保健服务,以及老年人信赖公立医院的实际,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程度高、体系构建完善、科室建立齐全、各科室间联动性强等优势,增设“养老科”,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农村养老新模式,实现养老和医疗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