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全:身残志坚 60岁重拾创业梦
作者:唐妮 文/图
来源:
日期:2017-12-26
12月16日,在位于富新镇五里墩村的绿尚葡萄采摘园里,记者见到了正在为葡萄树修剪枯枝、清扫落叶的刘贵全。一身粗布棉衣、憨厚淳朴的笑容,俨然是村里最普通的农民,然而他坚毅的眼神、布满老茧的右手,却在诉说着他不服老的创业经历。 有志不在年高 精品葡萄成就创业梦想 今年61岁的刘贵全是五里墩村人,仅有初中文化的他年轻时做过水果生意、办过养鸡场,但都因经验不足而失败。为了养家糊口,刘贵全不得不放弃创业,开始外出打工,一晃便是三十多年。 儿子成家立业后,步入花甲之年的刘贵全又开始琢磨起自己未完待续的创业梦,“总想干点有意思的事儿”是他常在嘴里念叨的话。这时,市场上精品葡萄的热销使他萌发了种植葡萄的想法,“以前有种葡萄的经验,精品葡萄相比普通葡萄来说,市场前景更广阔。” 说干就干,2015年,刘贵全拿出全部积蓄20万元作为创业基金,他先在村里流转了20亩土地作为葡萄园的种植基地,又多次去外地考察学习,精心选购了10余类新品种葡萄苗。为了制作有机肥,刘贵全跑遍全市大小养殖场,收集了20余吨鸡粪猪粪;为了使用节水节肥的滴水灌溉技术,他投入10万元用来引进设备、请专家,并亲自为葡萄搭建避雨棚。 道路多崎岖 哪怕只有一只手也要干下去 2016年注定是崎岖而艰难的一年。6月底,正是葡萄结果枝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席卷绵竹,将葡萄园里最后3亩地里的避雨棚全部掀翻。“因为当时资金不够,最后这三亩地的避雨棚采用的是强度不高的竹结构。”刘贵全说,为了保证葡萄能在第二年丰产,他咬牙向亲戚朋友借来钱,将掀翻的避雨棚全部改为钢架棚。 然而,厄运并没有就此结束。去年9月,刘贵全在打理葡萄园时,左臂不慎被电锯锯伤,伤及主动脉和神经,导致左手臂失去知觉,被判定为三级残疾。葡萄园里的工作大部分是细致而繁琐的手上活,当旁人都以为残疾后的刘贵全会一蹶不振时,他却说:“我还有一只手是好的,没什么是做不了的。”从此,邻居常常看见刘贵全背着左手,在葡萄园里笨拙地忙碌着。 未来犹可期 规模生产带动村民致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两年的精心照料,葡萄长势极好。2017年5月是葡萄成熟的最后阶段,刘贵全却在这时剪去了园里50%的果实,对于这一举动,邻居们都疑惑不解,刘贵全却说:“有舍才有得。”原来,精品葡萄有着严格的产量控制,每亩产量不能超过3000斤。 葡萄成熟后,刘贵全在儿子的建议和帮助下,依靠网络宣传,将销售模式定为以休闲采摘为主,并为顾客制作了精美的包装礼盒,赢得了许多回头客。今年10月,刘贵全的精品葡萄销售一空,收入达30万元。“如今前期投入已收回大半,来年便可盈利。” 葡萄园的经营逐渐走上正轨,刘贵全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园内有黑巴拉多、美人指、阳光玫瑰等10余类精品葡萄,但他觉得还远远不够。未来,他会引进更多新品种和其他水果,推广技术,扩大规模,带领周边群众一起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