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催热“温暖”消费
作者:申梨 李露平 文/图
来源:
日期:2017-11-24
本刊消息 受冷空气影响,近日我市气温明显下降。市民的穿着打扮、消费风向等也反映出天气的变化:街头穿羽绒服、棉服的人多了;下馆子首选火锅店;围巾、帽子、保暖内衣等保暖“装备”纷纷上身……寒流中掀起了“温暖经济”的消费热潮。 吃:火锅、汤锅“受宠” “天气真冷,吃火锅暖暖身子去!”随着气温降低,近来城区内火锅店、汤锅店等生意逐渐火爆,有的店甚至一座难求。 11月21日晚6点,大树街一火锅店已是宾客满座,平日里闲着扎堆聊天的服务员忙得不可开交,而在新天地美食广场一火锅店,大厅早已排起长队。“我都排了半个多小时,还没有位置,这天气适合吃火锅。”正在排队的市民张娜说。 火锅店要排队,不少市民干脆选择在家煮火锅,火锅料及牛羊肉卷等菜品也进入销售旺季。在一些超市的食品区,鱼丸、排骨、牛肉、羊肉等火锅食料可谓琳琅满目,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购买。 穿:保暖内衣、羽绒服最抢手 天气渐冷不光“火”了驱寒食物,进入11月后,羽绒服、棉拖鞋、保暖睡衣、热水袋等和“暖”字挂钩的都成了热卖品。 在春晞路某品牌专卖店,各种轻薄的、加厚的羽绒服被醒目地摆放在橱窗内。店家介绍,今年上市的冬衣价格较去年提高,羽绒服售价大多数在一千元以上。“保暖衣99元一套,款式新,质量好!”在大南街某商店记者看到,各种款式的保暖内衣成“主打”,市民孟潇潇特地挑选了两件保暖内衣准备打底穿。 此外,儿童棉衣、棉裤、羽绒服等销售也非常火爆。记者在绵竹广场某母婴店内看到,很多家长特地带着孩子购买冬装,无论是婴幼儿的贴身衣物,还是小朋友的童装童鞋,卖得都很不错。 用:小家电、取暖器受追捧 “一周前才搬进新家,空调还没来得及安装,先买个电暖器过度一下。”市民张琪准备选购电暖器。而在城区部分家电卖场,记者发现电暖器等取暖设备都摆在了商场的显眼位置,俨然成为了“明星”产品。 正在为张女士介绍产品的销售员刘英说,最近店里的电暖风、电暖器等取暖小家电卖得都不错,暖手宝、热水袋、电热毯等小商品也十分畅销。“我这里有各种造型的暖手宝。”位于东大街一店主黄先生说,预计后期暖手宝等取暖小产品的销量会更红火。 行:市民出行多乘车 冬季不仅使得市民参与户外运动的热情有所降低,上班一族的出行方式也趋于“暖”字为主。许多平日喜欢步行或骑车出行的市民纷纷改乘公交车或出租车,这也使得公共交通运输行业的生意比以往好了很多。 11月20日上午,记者在五路口一公交站牌前发现,等候公交车的市民排起了长队。“工作单位离家远,往天都是骑电动车上下班,最近天冷还是坐车暖和些。”正在等候公交车的市民张鑫告诉记者,进入冬天后他多数都选择乘坐公交车上班,人多的话则会选择滴滴打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