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绿色田园交响曲
作者:张娟     来源:     日期:2017-10-17    

——我市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小记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三农”工作决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求新,农村面貌显著改善,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农村改革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遵道镇秦家坎村是个传统农业村,多年来,该村多以种植玉米、水稻、小麦和油菜为主,村民收入甚微。2014年,为了打破传统种植,该村依托其有利的自然条件,引进了华朴农业公司整村发展猕猴桃产业,流转土地3100余亩建立猕猴桃种植基地,通过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村、企、民共同发展。经过近三年的精心栽培,今年9月,华朴农业的猕猴桃第一次试挂果200余吨,并在短期内售罄,实现了良好的收益。

华朴农业公司的成功引进,不仅实现了该村猕猴桃产业的高效发展,还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不少外出打工以及当地60岁左右的村民都在猕猴桃基地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村民的腰包鼓了,村里的村容村貌也变得越来越漂亮。

华朴农业的发展只是我市农业转型升级、打造品牌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坚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三农”工作主线,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四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开创“三农”工作发展新局面。

据市委农工委主任唐绍愚介绍,我市依托猕猴桃、玫瑰、特色养殖等产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优质猕猴桃基地;在对外合作方面,德康的无抗猪肉达到了欧盟标准,并且与意大利的TWB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华胜农业建成了“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在经营主体培育方面,全市发展绵竹市级的农业龙头企业48家,经认定的德阳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2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发展家庭农场115家,农民专合组织达1060个,带动农户96553户;在强化一二三产融合方面,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旅游+农业”、“生态+农业”、“互联网+农业”等发展模式,积极发展森林康养、乡村民宿、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打造处处可见的农旅元素;在农产品品牌创建方面,我市已获认证的有机农产品2个,绿色农产品6个,无公害农产品74个。

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步伐,我市以“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为抓手,紧密构建“公司+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已完成70.2%,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5.83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40%。同时以“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和“四个好”为目标,强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四好村”创建,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省级“四好村”16个、德阳市级“四好村”24个、绵竹市本级“四好村”2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