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退伍不褪色 带领乡亲奔富裕
作者:王冰 文/图
来源:
日期:2017-07-28
“军队是个大熔炉,在部队五年最大的收获就是锻炼了自己的身体也磨砺了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张伟说,这些年正是这样的意志和精神,激励着他艰苦创业闯下一片天地,而他最大的梦想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 艰苦创业 蔬菜种植大展身手 今年32岁的张伟是什地镇同义村人,2003年参军入伍,五年的部队生活让他从一个稚嫩的青年成长为一个意志力强吃得苦受得累的男子汉。2008年底张伟退伍回到家乡,做过生意,开过洗车店,还远走内蒙打过工,最后他觉得还是回乡发展才是长久之计。 2013年,张伟从内蒙回到什地,经过考察决定搞粮食种植。他承包了160亩土地种小麦,第二年因缺水不能栽插水稻,他又与表叔合伙一起搞钢葱种植。种蔬菜活多特别累,张伟说,他经常是早上四五点起床干活,一直忙到夜里一两点,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虽然累,但收获也不错。第一年钢葱收成不错价格也特别好,只一季就赚了一百多万,让他尝到了蔬菜种植的甜头。 比起种粮食,种蔬菜的利润高但市场风险也大,为了降低风险,张伟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还不断扩大种植种类,在种植钢葱的同时,还发展玉米、土豆、青菜、黄瓜,现在又种起了葡萄。去年种下的葡萄今年已经开始挂果了,除了传统销售渠道,他还利用微商方式现摘现卖,不仅销量上去了,价格也上去了。如今,他的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500多亩,规模越搞越大,成为当地一个种植带头人。 帮贫扶困 带领乡亲共同富裕 自己富裕了不算富,要与乡亲一起富裕才是真的富。张伟蔬菜种植合作社不仅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30余人,每年发放土地租金和民工工资50余万元,他还特别关照一些老弱贫困人群,让这些缺少劳动力的贫困家庭也能有一份收入。 同义村7组70多岁的陈红珍就是其中一员。陈红珍的老伴和儿子媳妇都过世了,这些年她一人独自带着十多岁的孙子生活。孙子是个残疾人,基本帮不上她什么忙,家里缺少收入来源一贫如洗。70多岁的年纪,想打工别人嫌她年纪大不肯用。看到陈红珍家的情况,张伟让她到蔬菜地里来务工,照顾她干一些扯杂草掰玉米等轻松活。看到陈红珍手脚慢干不了多少活,周围的人也有些看法,但张伟却说,她这种年纪除了能在这里务工挣点工资也没有别的路子,只要她力所能及地干活就行了,干多干少无所谓不必介意。在张伟的照顾下,陈红珍一年也能挣一万多块,再加上土地租金一年有两三千,祖孙俩日子也好过了。 在张伟的蔬菜种植基地,像陈红珍这样的贫困户共有5户,他们在张伟的照顾下日子渐渐好起来,对他也充满感激。 排忧解难 全心全意服务村民 在自己创业发展的同时,张伟还一直担任村民兵连长的职务,他总是以身作则为群众排忧解难,尽心尽力地为村民服务。 2016年3月一天夜里十点,累了一天的张伟刚刚入睡便接到电话,同义村17组集中居住点被淹,不少村民家都进了水。张伟立刻赶去,发现是沟渠被垃圾堵塞漫水所致,他立刻组织人手和机具,找来挖掘机疏通,忙了整整一夜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解决问题。今年6月初的一天,红岩渠冲下大量垃圾堵塞小沟,致使同义村12组大片稻田被淹,接到电话时已是夜里十一点半,张伟还是立刻前往处理。那些垃圾又脏又臭,没人愿意掏,他就跟队长下沟疏掏,一直忙到半夜一点过疏通沟渠,张伟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休息。 “身为村干部,肩上就多了份责任,为群众排忧解难是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张伟朴实的话语,让人感受到他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