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王粮油公司发展小记
作者:周韵      来源:     日期:2017-06-22    

  仓廪实 百姓富
  ——富王粮油公司发展小记


  现代化的粮食加工生产线正在紧张生产,等待装运粮食的大货车从车间排到了大门口,工人们正忙着将大米扛上货车……日前,记者走进位于绵远镇的富王粮油公司看到,这里好一派忙碌火热的景象。

  富王粮油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主要从事粮油收储、加工、销售业务。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该公司建成川西地区目前规模较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年产5万吨优质大米加工生产线,创建了“富王”品牌,主要生产销售“富王”牌系列大米、菜籽油以及其他粮油产品。为了更好经营管理,公司还采用“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既保证了各类原粮的品质,又将利益最大化地让给了当地村民。

  诚信经营赢口碑 利益联结实现双赢

  “诚信经营是我们的宗旨。”该公司总经理王清富告诉记者,近几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伴随着原料人工成本不断上涨,流动资金紧张……对企业来说无疑是重重压力。面对困境,公司必须以诚信立企,才能赢得更多的客户。

  做大做强粮食企业,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而基地和仓储又是规模的保证。王清富介绍,富王粮油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市委农工委、农业局等部门的支持下,从2006年开始,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在绵远镇广西村、吉兆村率先建起了3000亩的核心示范片优质粮油基地。

  由于绵远镇地处偏远,乡亲们缺资金、缺技术,更缺少市场信息,富王粮油主动找到农业部门,请专家推荐优质水稻品种,并聘请省、市农业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提供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施肥等全程技术指导。为了解决农户资金难题,公司免费为乡亲们提供优质稻种,还为困难家庭提供肥料、农药补助,稻谷收割后,公司以高于市场10%左右的价格全部回收。

  “技术好,种子好,一年粮食要增产好几百斤。”绵远镇西坪村村民李大爷笑呵呵地说,多亏镇上有富王粮油这个龙头加工企业。如今,在企业的支持带动下,现在当地村民每亩水稻要多挣几百元,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为了不断完善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让利于民,2014年至2016年,富王粮油先后在孝德镇金星村、绵远镇广西村、三泉村推广由省农科院培育的“川优6203”和“泰香优质稻8377”建立核心示范基地3000亩,推广建立优质粮油基地10000多亩。

  据悉,2016年,该公司收购各类原粮5万余吨,生产成品3万吨,解决当地就业达100人,带动1000余农户年增收1000多万元。实现了销售收入1.3亿元,实现利税600万元,公司的总资产达到7500万元。

  “三个十万吨”粮食综合体项目建设促发展

  6月20日,记者在江苏工业园区看到,富王粮油新项目“‘三个十万吨’粮食综合体”(10万吨粮食烘干、10万吨中转储存、10万吨精深加工)正在修建中。

  “项目的建设将大大提升绵竹市乃至德阳市周边地区粮食收储能力,解决现有仓储容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为本地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提高种植效益以及粮食产量奠定坚实的基础。”王清富介绍说,该项目建成的十万吨粮食烘干中心,可解决绵竹乃至德阳地区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粮食集中收割时无法晾晒的难题;十万吨粮食仓储可解决当前德阳地区粮食仓储严重不足的问题,为国家北粮南移和托市收购提供仓储保证,更好地服务于省级和中央粮食储备;十万吨粮食精深加工,保证了本地区粮食销售和应急供应,能进一步推进中央和省级粮食储备快速轮换,使该公司成为西南地区以粮食收购、烘干、储备、加工为一体的大型粮食综合经营企业,同时又将为德阳地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探索宝贵的经验。项目建成后,公司可望实现营业年收入4亿元以上,实现利税1800余万元。

  谈到以后的发展,王清富表示,公司将立足本土,开拓创新,发展壮大,借农业改革的春风,充分发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三位一体”的大型粮食生产加工综合体,努力成为中国粮油知名品牌,为绵竹现代农业发展积蓄力量,为德阳农业品牌走向全国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