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刘晓霞的回乡创业故事
作者:申梨 文/图
来源:
日期:2017-06-01
柚子树下淘金记
“这些土黑猪好动,喜欢在林子里奔跑,肉质软糯醇香,口感非常好!”绵竹市清正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晓霞一边向猪槽里添食,一边向记者讲述她的养殖经历。 返乡创业 走上肉牛养殖之路 2008年,刘晓霞大学毕业后,便在大学就读地西昌找了份英语教师的工作。“虽然专业对口、工作稳定,但却离自己的创业梦想越来越远。”折腾了三年之后,刘晓霞毅然辞去稳定的工作,选择回到家乡绵竹。 2011年初,刘晓霞偶然看到一则关于肉牛养殖的报道,便把自己想养殖肉牛的大胆想法告诉了父母。“一个女孩子养牛,太辛苦了吧!”父母起初并不同意,但经过多次推心置腹地交流,看到女儿如此坚定,父母转而支持刘晓霞创业。 肉牛养殖,首先得选址。正当全家一筹莫展时,绵竹剑南春森林公园一片300多亩的柚子林正在对外出租。柚子林不仅交通便利,面积宽,而且环境清幽,远离农户,正是养殖的好场所。刘晓霞当机立断,租下了这片柚子林,开启了肉牛养殖道路。 精心饲养 养殖事业渐入佳境 规模养殖初期,刘晓霞吃了不少苦头。牛圈建起来了,200多头牛仔买来了,可是如何饲养、管护,她一窍不通。养殖场开办起来,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牛圈建设不合理,导致牛粪堆在圈内无法排放;饲料配比失当,导致大批量肉牛死亡……正在全家手足无措时,市畜牧局和能源局送来了“及时雨”,主动为其提供饲养技术,并协助刘晓霞修建了规范的沼气池,将遇到的技术难题一一解决。 刘晓霞还常常利用QQ等通讯工具,和行业前辈以及技术专家交流沟通,学习经验。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和积累,刘晓霞成功摸索出肉牛养殖的整套技术,实现了繁育、养殖、销售一条龙,养殖事业渐入佳境。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当肉牛养殖走上正轨之时,刘晓霞却毅然放弃肉牛养殖。“肉牛养殖是个高风险行业,市场变化太大太快,稍有变化就会满盘皆输。”刘晓霞告诉记者,考虑到肉牛养殖风险太大,她便把目光放在了土黑猪养殖上。 有过饲养经验的刘晓霞总结出,搞养殖关键在技术和防疫。这次她早早聘请了兽防站的专业老师驻场指导,如今,刘晓霞的土黑猪养殖场已经初具规模,年出栏生态黑土猪800余头,放养土鸡2000余只,新建标准圈舍2300㎡,年产值高达500万以上。 做出效益 带领乡邻共同致富 在自己养殖黑猪获得较好效益后,刘晓霞又带动周围村民加入养猪行列。在刘晓霞的倡导下,合作社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56户农户参与养殖,合作社免费将价值3000多元的黑母猪发放给周边的农户饲养,再以每斤高于市场价1元的价格回收健康猪仔。仅2016年,代养母猪的农户户均增收15000元以上。 如今,眼见土黑猪养殖越来越受欢迎,刘晓霞又有了新的想法:借助毗邻剑南春森林公园的地理优势,将土黑猪养殖和生态观光旅游相结合,走养殖观光发展道路。今年,她与四川康恩农业合作,新增了采摘、欣赏、体验等娱乐项目,正逐渐将纯饲养农场发展成观光养殖农场,以带领更多村民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