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敏:80后女能人“绣”出精彩人生
作者:申梨 文/图
来源:
日期:2017-04-20
“哒哒哒,哒哒哒……”4月15日,记者走进周志敏的服装加工厂,只见车间内绣花机轰鸣,电动缝纫机飞转,地上、工作台上码着一叠一叠的成品、半成品。有的工人正认真仔细地裁剪着,有的正娴熟地缝制着,老板周志敏正带着姐妹们赶制客户订购的童裤。 几年来,从手工制作双面羊绒大衣到生产加工童装,从一个人单打独斗到带领一群妇女规模生产,周志敏不仅练就了一身手工本领,更为周围的姐妹们打开了一条致富路。 偶然机遇 萌生创业想法 来自齐天场镇圣寿街的80后周志敏,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文职工作。2014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跟着朋友去成都进购服装。在服装厂内,看见各式各样的双面羊绒大衣,她便萌生了加工双面羊绒大衣的想法。回到家后,周志敏按耐不住心中的兴奋,将自己想要创业的想法告诉了丈夫,但被丈夫拒绝。 经过长达半年的努力,周志敏最终成功说服了丈夫。说干就干,她立即去成都报了学习班,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她不仅学到了手工技术,还积累了不少的厂家资源。2014年秋,周志敏的手工加工厂应运而生。 夫妻携手 克服重重困难 手工厂刚起步,周志敏凭借自己的一双巧手拿到了第一笔订单。为了保证出货量,周志敏招聘了周围上百名妇女来做手工,当时工人当中没有一个人有缝制双面羊绒的基础,她就手把手地教她们,一针一线,不厌其烦。 尽管周志敏教得很用心,但由于村民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很多工艺都无法达到厂家标准,交货时被厂家要求重新返工。时间成本增加,工人抱怨多,短短一个月,有一大半的工人辞职。 人手不够,周志敏心急如焚,若违约交不出货,自己的十多万押金即将打水漂。关键时刻,多亏了丈夫杨思君四处奔走,高价聘请手工熟手。那段时间,夫妻俩常常通宵达旦加班,周志敏负责检查成品,稍有针线不平顺的地方,她立即拆了重新缝制,丈夫杨思君负责打包装车。最后周志敏如约交出了高质量成品,得到了厂家的肯定。 经过磨炼的周志敏变得更加坚强能干,服装生意也日渐走上了正轨。2016年底,周志敏把业务扩展到了童装加工。幸运总会眷顾有准备的人,她的服装加工业务订单源源不断。 引领就业 带领村民致富 “看,背带线要缝制齐整,不然质量过不了关……”在厂里,周志敏不断地穿梭于众多“学生”之中。有过一次用工荒经验后,在她这里上班的人,首先要免费学会各种缝纫和手工技艺,直至“毕业”后才能上岗。 善良的周志敏把员工当做亲姐妹般对待,考虑到部分村民需要照顾家中老小,只要工人愿意,就可以把货物拿回家加工。家住齐天镇双坪村的王桂兰丈夫早逝,女儿正在上学,生活比较困难。周志敏经常会带上生活用品去看望母女俩,鼓励她们自力更生,乐观面对生活。手上只要有订单,周志敏总会优先考虑王桂兰。 “敏姐把大家当亲姐妹,家里用钱紧张的时候,她都会先预支钱给我们。”工人张琼飞说。目前,在周志敏的带动下,周边已有上百名妇女在她厂里从事服装加工,为当地留守妇女提供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手工小工艺,就业大舞台。如今周志敏的服装生意越做越大,下一步,她还打算创建自己的服装品牌,扩大业务量,让更多的妇女从中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