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廖继红的创业故事
作者:李露平 文/图      来源:     日期:2017-03-27    


  自强不息 带领残疾人共同创业
  ——残疾人廖继红的创业故事


  今年42岁的廖继红虽是一名残疾人,但他自强不息,奋力拼搏,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如今开了一家电子元件加工厂的廖继红,事业有成还不忘帮扶残疾人就业。他说,自己曾走过艰难的日子,现在能帮助他人,鼓励残疾人朋友积极向上、奋发进取,也是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自强不息 “打工仔”变身“大老板”

  3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残疾人康复中心,看到五六名残疾朋友在一间几十平米的活动室紧张忙碌着,一个个指甲盖大小的电位器摆满整个桌子。一名身穿黑色外套的中年男子穿梭其中,一会儿帮着做电位器,一会儿检查电位器的质量,他便是本文的主人公廖继红。

  “残疾人也要自强不息,热爱生活,努力去创造一番事业。”廖继红是我市新市镇两河口村人,2006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得他的右腿落下了残疾,但幸运的是,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后,他可以不用拄着拐杖慢慢行走。期间,他还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一个机修的工作,但由于右腿的残疾,工作起来多少有点不方便。

  直到2012年,廖继红无意间发现了电位器的市场,“电位器的需求量很大,而且只用坐在工作桌前就能手工制作,对于我们残疾人来说很方便。”廖继红说,当时他立马就决定把制作电位器的活接下来,自己拿回家做。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操作,廖继红制作电位器的技术日臻成熟,经过手工制作出来的电位器让他得到了相应的报酬。小打小闹的尝试,让他尝到了些许甜头。廖继红心想,家用电器生产都需要这种电位器,何不自己成立一个电子元件加工厂呢。有了想法后,廖继红便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创办了一个以制作电位器为主的电子元件加工厂。

  传授技艺 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

  因为自己是残疾人,廖继红深知残疾人生活的艰难,因此他也特别关注残疾人。2013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廖继红在残疾人康复中心看到许多残疾朋友也在通过手工制作挣钱,但效益并不是很好。为了让残疾朋友们加入到电子元件加工的大家庭,共同增收致富,他一个一个地向残疾朋友们做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多个残疾朋友答应了下来。

  残疾朋友们加入进来了,但由于身体原因没有办法去厂里工作,这是摆在廖继红面前的一个问题。为了帮助残疾人自力更生,市残联在了解情况后,特地将残疾人康复中心的两间活动室免费提供给他们用作工作室。这个难题算是解决了,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由于电位器工序繁多,他们都是新手,工作起来不仅耽误时间还耽搁进度,针对这种情况,廖继红既当教练员又当陪练员,一遍遍地讲解,手把手地指导。一个月下来,虽然大家都学会了技术,可也做出了许多残次品,廖继红在承担损失的同时,仍然给每个残疾人发了工资。

  “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工作起来也很有干劲,也不用为生活发愁。”今年46岁的李志英告诉记者,她22岁时因为车祸,导致脊髓损伤致残,一直没有固定收入,自从来到这里,不仅学会了一门技术,每个月也能挣到600元左右的零用钱,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多年来,廖继红总是把残疾员工当成自己的亲人,多加关怀和照顾,即便他们什么都不会,只要肯学,他一定不厌其烦地教到会为止。如今廖继红的电子元件加工厂除了吸纳30余名残疾员工外,还帮助了许多农村闲散劳动力在家灵活就业,帮助他们学习一技之长,为他们提供一条谋生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