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市三八红旗手、兴隆镇灵桥村村主任熊文萍
作者:申梨 文/图      来源:     日期:2017-06-01    

  柔肩重担乐为民
  ——记我市三八红旗手、兴隆镇灵桥村村主任熊文萍


  “一双腿没有停过,一双手没有闲过!”这是兴隆镇灵桥村村主任熊文萍的真实写照。在灵桥村,乡亲们亲切地称她为“熊大姐”。工作20余年来,她始终把群众当亲人,把服务群众放在首位,她是村民眼中最优秀的“三八红旗手”!

  关注民生 做群众的“引路人”

  3月20日,初见熊文萍时,她正在记录村民对土地流转的看法。记者看到熊文萍随身携带的民情日志上,写满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其中反映最多的要数村里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2014年初,在镇上的积极争取下,2014、2015年两期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水稻)项目落户兴隆镇,灵桥村是项目试点村之一。改造升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对全村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利好。可当村上召开意见征求会时,村民们却反对声一片,大家普遍认为,兴修项目会让农田闲置一季,影响自家的收入。

  为了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熊文萍每天利用下班时间走村串户,悉心倾听村民诉求,耐心为每位村民讲解实施项目的好处,最终所有村民一致同意实施该项目。

  “多亏熊姐及时纠正了我们落后的思想,现在科学种植,产量上去了,收入增加了不少。”村民李秀兰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差,田间沟渠和道路不畅通,从耕田灌溉到运送化肥、收割庄稼,费时费力。经过改造后沟端路直田成型,不仅引来了种植大户,关键让大家享受到了实惠。

  坚守岗位 做村民的“守夜人”

  每年的农忙时期既是丰收季,也是用水季。2015年双抢过后却遇上了大旱天气,那场大旱让全村人感受到了熊文萍特有的坚强。

  灵桥村地处官宋硼堰的尾水段,放水都在晚上。为了保证生产灌溉用水,熊文萍在村上成立了巡查小组,坚持轮流整晚值班。夜深人静时,她常常深入田间地头巡查守水,一手拿着电筒,一手伸进泥田里查看水量。灵桥村共有21个村民小组,一圈转下来,至少得花三四个小时。每次巡查完后,熊文萍手指被泡胀,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身上也被蚊子叮咬得红一块紫一块……

  “熊姐太不容易了,完全把自己当做了男人。”村上的工作人员宋秋丹向记者透露,这么多年来,无论多苦多累,熊文萍从未抱怨过一声。

  用心为民 做村民的“贴心人”

  2011年一天,村民彭素琼的丈夫因车祸意外死亡,留下了彭素琼与年仅11岁的女儿相依为命。家里突然失去主心骨,这让彭素琼感觉像天塌了一样。熊文萍了解情况后,常常会到她家里去看看,帮忙干一些农活,自掏腰包买些生活用品帮补彭素琼。

  命运弄人,彭素琼好不容易走出丧夫之痛,2015年女儿宋志影却被诊断患上了先天性乳腺血管瘤,这对她家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一切熊文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立即在村里带头发起捐款,村民们也纷纷解囊相助。只要有空,熊文萍隔三差五往镇上,甚至市级相关部门跑,希望能帮彭素琼一家争取到更多救助。在熊文萍的努力下,彭素琼享受到低保政策,并被列为精准扶贫户,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也向彭家伸出了援助之手。

  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熊文萍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无私胸怀关心着村民们的疾苦,千方百计为大家分忧解难,带领大家走上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