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市三八红旗手、市中医医院麻醉科主任范玉蓉
作者:李露平 文/图
来源:
日期:2017-06-01
铿锵玫瑰在手术台前灿烂绽放
勇挑重担 为医院发展改行学麻醉 在80年代,各大医院都面临着麻醉医师短缺的现状。但因为麻醉风险大、责任重,很多人不愿意学习麻醉专业。随着市中医医院的不断发展和手术日渐增多,时任外科护士长的范玉蓉,被中医院推选为麻醉医师培养对象。 进修期间,范玉蓉抱着为医院发展而学习麻醉的信念,努力学习理论知识,认真积累实践经验,甚至吃饭、下班的时候都在抱着书本啃。经过不懈努力,范玉蓉顺利通过考试,取得执业医师证。 当别人问她:“你才20多点岁,为什么要这么拼?”她笑着回道:“我底子薄,需要多下点功夫,多学点知识。”其实,她真正的念头是利用进修机会多学点,学深点,学扎实点,争取早日回到医院,解决医院麻醉医师短缺的困境。 全程监控 守护手术病人生命 在范玉蓉看来,麻醉医师是守护每一位手术病人生命的人。手术期间,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麻醉医生必须在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同时,还要具备应对和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的能力,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全程监控。 虽然从事麻醉工作20多年,但是面对每一台手术,她都保持着一丝不苟的态度。范玉蓉说,她最近遇到一个患者,年岁已高,同时伴有心脏病、高血压,手术麻醉风险极高,患者术前紧张得甚至无法入睡。她在术前随访时,反复针对麻醉、手术等相关知识与患者进行了沟通解释,消除了患者的紧张情绪。 “虽然麻醉医师特别辛苦,压力和责任都特别大,但我依然很爱这份工作。”也正是源于这份认真和负责,范玉蓉才能交出“从事麻醉工作20余年零事故、零纠纷”这份令患者放心、让医院满意的成绩单。 热爱公益 做仁心有德好医生 作为一个以年轻人居多的科室,如何才能尽快提高科室整体水平,缩短科室人员的成长期?这是摆在范玉蓉面前的一道道难题! 为了让科室从工作群体向学习型、协作型团队过渡,范玉蓉根据科室人员的自身特点、优势,先后派出人员外出进修学习,鼓励科室人员进行在职教育和学历深造,提高理论水平。在此基础上,她还带领团队努力钻研新技术,大幅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都知道当医生非常辛苦,麻醉医师更是如此。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手术室度过,每天24小时待命,要确保随叫随到,所以,休息时间更显得弥足珍贵。 但如此宝贵的时光,范玉蓉却用来从事公益事业。几年前,她加入到绵竹市爱之援义工协会,遇到家庭困难的弱势群体,她会帮忙东奔西走筹集善款;敬老院里,她会带着日常用品去看望老人,给老人们做体检、打扫卫生、清洗衣物;遇到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孩子,她会看望辅导作业,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做公益会上瘾。”范玉蓉在采访中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态,她认为医生和公益事业是相辅相成的,她希望今后能帮助更多有需之人,将爱继续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