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 农头高昂谱新曲
作者:申梨 文/图      来源:     日期:2017-02-16    

 

  一株株青菜长势喜人,一条条机耕道贯穿基地,一项项产业规划振奋人心,一个个农业项目正加速推进……初春时节,走在绵竹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农业生产热火朝天

  新年的余味犹在,齐天镇双坪村种植的青菜就迎来了丰收季。2月10日,记者在双坪村二组的蔬菜基地看到,有的村民正在砍青菜,有的忙着将青菜装上车,一辆辆满载着青菜的车辆缓缓出发,向孝德镇茶店村的蔬菜加工厂开去。

  “去年我们跟很多村民签订了合作协议,保底价收购他们的青菜。这段时间正是青菜的收购旺季,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从去年12月份就开始大量收购农户的青菜,每天要收购200吨左右。”双坪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俊元说,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大力推广粮经复合型种植模式。为了减少市场风险,让群众无后顾之忧,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周边群众500余户集中成片种植榨菜、青菜1500余亩,糯稻2000余亩。

  据罗俊元介绍,2016年,双坪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订单销售模式,对糯稻进行精加工,对青菜进行粗加工,实现了600万元的销售佳绩。为了延伸粮经模式产业链,今年合作社将发展蔬菜精加工,同时打造本土糯稻品牌,争取实现1000万元的销售收入,带动更多的当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改善基础设施造福百姓

  “现代高标准农田建成了,既不担心灌溉,而且播种、插秧、收割都能实现机械化操作。”市财政投资建设的现代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即将投入使用,给当地群众带来了真正的福利,板桥镇柏杨村村民高洪发就是受益人之一。

  高洪发在本村流转了30多亩土地,主要用来种植小麦。以前村里的渠道窄小,经常垮塌,灌溉困难,水稻、油菜等农作物的收成大受影响。现在水泥路通到了田间地头,建起了提灌站,地埋管道就在自家地头,灌溉有了保障,农作物收成定会大幅提高。

  记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我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将于今年3月完工,齐天镇项目实施面积1.18万亩已经完成,板桥镇项目实施面积1.18万亩今年3月完工,主要进行土地平整、维修或新建农田灌排设施、配套田间耕作道路等,做到田网、渠网、路网“三网”配套,实现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农田灌排能力、农机作业能力“三力”提升。

  农业企业唱响“奋进曲”

  记者来到富王粮油三个十万吨项目施工现场,只见挖掘机正轰鸣作业,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铺装基层混凝土、雨污水管道、内外墙砌筑等施工,处处呈现一片繁忙景象,粮食综合体项目已初见雏形。

  为了解决企业现有仓储容量严重不足的问题,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2015年11月,在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富王粮油投资1.2亿元用于三个十万吨粮食烘干、中转储存、精深加工项目的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升周边地区粮食收储能力,为我市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截至2月中旬,已经完成场地平整、供电设备安装,综合楼主体结构封顶。”富王粮油总经理王清富告诉记者,全部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在建的十万吨仓储和精细加工项目将于今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富王粮油只是我市农业企业新年实现良好开局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年,我市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以强企业、创品牌、建基地为抓手,引进和培育一批优势农业企业,依托优质粮油、蔬菜、猕猴桃、玫瑰等产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