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2016年经济运行账单出炉 “稳”字为主动力增强
作者:何菲     来源:     日期:2017-02-14    

  本刊消息 2016年,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我市上下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顺利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记者从市统计局了解到,2016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7.8亿元,比上年增长9.0%,高于德阳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2.1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5.6亿元,增长8.6%。

  农业生产总体稳定

  2016年我市气候条件总体较好,粮食产量保持增长态势。据统计,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52.4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4%;粮食总产量达28.2万吨,比上年增长0.3%;油料产量1.3万吨。畜牧业生产有所下降,全年生猪出栏53.3万头,同比下降4.1%;肉类总产量4.8万吨,比上年下降2.7%。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2016年,全市13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东汽)实现增加值增速12.5%,高于德阳2.8个百分点。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32.9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利润总额72.8亿元,同比增长218.8%;实现利税总额100.3亿元,同比增长117.0%。

  从行业来看,四大产业中,食品加工业实现利润13.2亿元,增长118.3%;磷钛化工业增速较快,实现利润52.9亿元,增长393.3%;机械加工业实现利润3.0亿元,增长17.8%;建材业实现利润0.8亿元,增长11.1%。从地区来看,新市工业园区、康宁工业园区、江苏工业园区及拱星工业园区分别实现利润50.4亿元、10.7亿元、3.6亿元、1.5亿元。

  2016年,全市四大龙头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9.3亿元,同比增长500.0%;实现利税总额77.3亿元,同比增长219.4%。

  固定投资规模扩大

  2016年全市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8.9亿元,同比增长11.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3%;第二产业投资84亿元,增长3.5%,其中工业投资84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投资84.5亿元,增长19.1%。

  2016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8.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4%;销售额达7.2亿元,增长38.9%。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全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0.8亿元,同比增长13.8%,高于德阳0.3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德阳第一。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42.2亿元,同比增长26.5%,增速较快。

  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4亿元,增长14.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8亿元,增长13.1%。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业38.1亿元,增长25.5%;餐饮业收入45.9亿元,增长6.7%;住宿业收入1.1亿元,增长2%;批发业收入5.7亿元,增长7.2%。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

  2016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41.9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1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19.8%。

  全年财政总支出为34.1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9亿元,同比增长8.3%。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及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等支出均出现大幅度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79.5%、18.1%、14.6%和8.3%,民生支出保障有力。

  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78元,同比增长8.4%。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56元,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18元,增长7.8%。同时,2016年末,全市居民存款余额完成171.1亿元,较年初增加14.1亿元,增长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