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早”和“实” 干出发展“加速度”
作者:王勇 文/图
来源:
日期:2017-02-10
开栏语:新春伊始,万象更新。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之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加快建设“工业强市、文旅名城、美丽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如何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头、起好步?这需要全市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本刊从今日起,推出“新年新气象,撸起袖子干”栏目,聚焦各镇乡、各部门、行业领域奋力开局起步、专注发展、力争上游的坚定行动。敬请关注!
“从正月初二开始,公司就启动了新年的攻坚计划。”公司生产部长王龙荣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公司已接订单达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5%,因为今年订单比较多,工人全部是加班加点在生产。未来公司将以超高压电缆及特高压以上绕组线为重点发展核心产品,力争3年时间产值达到20亿元。 中航宝胜只是我市工业经济新年实现良好开局的一个缩影。新年伊始,我市的工业企业鼓足干劲加油干,抢抓机遇,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扬帆起航。 开好头起好步 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工业强市的关键之年。如何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要以‘开战就决战、起步就冲锋’的决心和状态,全力抓好各项工作,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在新年上班第一天的领导干部大会上,市委、市政府领导就提出了工作要求。 记者在市经科局了解到,2016年我市有13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29.7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超德阳目标任务1.5个百分点,位列德阳排名第三位;实现销售收入432.9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利润72.8亿元,同比增长218.8%;实现利税100.3亿元,同比增长117%。 “这些数据可圈可点,为‘十三五’开局奠定了基础。”市经科局局长张正富告诉记者,面对目前形势,我们将强化监测研判,对排位靠后、增速放缓的指标要盯紧、看牢,及时研判,确保首季目标顺利实现。 为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鼓励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实现工业经济良好开局,我市继2016年后,今年再次出台“六条措施”,明确规定对春节期间加班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给予加班补贴和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季度新增用电、新增天然气用量、新增流动资金贷款给予贴息以及应急转贷费用等进行补贴。 开局之战至关重要。绵竹以首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打出声威,打出气势。 保持战略定力 大干快干促发展 今年我市要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必须更加突出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必须更加依靠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以澳东水泥为龙头,推动对全市建材企业的整合,通过推广先进技术,降低能耗,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行业竞争力;以致远锂业为代表,打造锂电新能源产业。 我市将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把绵竹新兴产业发展推向新的发展阶段,着力打造绵竹新兴产业链,计划到2020年末,规模以上新兴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30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递增18%。 市委认为,只有充分发扬新时期绵竹精神,先人一步,快人一步,才能赢得先机,加快发展。只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甘人后,才能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创造新业绩。年前我市召开了市委经济工作会,分析经济形势,提前安排部署2017年经济工作;新年一上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到企业生产车间进行调研,与企业负责人交流,听取企业意见建议,把脉企业发展。 政企同心,协力一致,奏响发展最强音。着力于“工业强市”的发展目标,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措施,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把项目投资作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抓手。今年我市将全方位组织,分批次实施省市级重点项目,对续建重点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强化保障、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高效率推进、“无障碍”施工,为项目建设打造最优环境,抓好“攻坚会战”项目对接,对已经开工项目,强化资源统筹和进度跟踪,对未开工项目要更加注重基础工作,确保项目尽早破土动工。 ——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预测分析。积极协调企业煤、电、油、运、环境容量等生产要素调度,保障企业平稳运行。要围绕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完善对金融机构的考核激励办法,实施银企对接、政企对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创新适合我市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模式。完善企业上市扶持政策,加快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步伐。 ——进一步落实领导联系企业制度。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镇乡、市级相关部门要主动对接企业,全力做好服务工作,支持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和竣工投产。各生产要素保障单位要做好要素供给保障工作,确保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并将此项工作纳入镇乡、市级部门年终目标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