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倪忠荣的一天
作者:王虹/文 刘清志/图      来源:     日期:2018-11-02    

 

  ◆早上8点:给鸡喂食

  1月12日清晨7点过,天刚蒙蒙亮,新市镇两河口村70岁老人倪忠荣和老伴起床了,不一会儿,屋顶上便升起了袅袅炊烟。做好早饭,倪忠荣和老伴端着拌好的鸡食来到了鸡圈前,圈里的鸡蜂拥而至,争相啄食。

  倪忠荣和老伴因病致贫,他家也成了两河口村贫困户之一。在开展精准扶贫后,倪忠荣成了市人大联系的精准帮扶户。之后,市人大的干部经常到家里了解情况,帮他想致富的办法。根据倪忠荣家庭的实际情况,市人大和村上为他制定了发展养殖的帮扶计划。

  2016年6月24日,市人大为倪忠荣送来60只鸡仔,村干部还帮他解决了饲养、场地问题,此后,倪忠荣和老伴全身心投入到养殖鸡仔中。“平时遇到不懂的问题,给村干部打个电话,镇上畜牧站的工作人员就会到家里为我解决问题。期间,市人大工作人员还为我送来了饲料,帮助我安心养殖,还承诺鸡仔养大后帮我寻找销售渠道。”看着圈里欢快吃食的鸡,倪忠荣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1月初,经过倪忠荣和老伴半年多的精心喂养,60只鸡仔共养成了50只,老两口将鸡卖到附近的农家乐,如今圈里剩下的10只鸡也被人订购了。

  ◆上午9点:田间劳作

  看着圈里的鸡吃得欢,倪忠荣和老伴也回到屋里吃起了早饭。吃完早饭,天气晴好,倪忠荣和老伴扛起锄头,准备到田地里除草和种些蔬菜。“老倪,上周人大的领导又来看望你,明年他们准备咋个帮你?”路上,面对村民张大嫂的询问,倪忠荣也不避讳,直言道,“开了年,他们要给我们送几只猪崽来,让我把它养好!”

  田地里,暖阳高照,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田间劳作。倪忠荣的自留地里,芹菜、蒜苗、青菜等都长得绿油油的,倪忠荣和老伴锄着草,顺便再给鸡割一些草回去。在倪忠荣的心里,精准扶贫就是政府按照老百姓的愿望,千方百计帮助大家走上水泥路,喝上自来水,住上新房子,给像自己这样的贫困户出些点子,给些政策、教些技术、帮些资金,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下午3点:到村上询问有无零活可做

  劳作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结束上午的劳作,吃过午饭,倪忠荣决定到村委会去走走,顺便问一问村上的韭黄种植基地这段时间需不需要天工。农闲时,倪忠荣便会跟着村民在村上打一些零工,例如修整沟渠,到种养殖基地里干活,一天能有三、四十块钱不等的收入。这些年,村上为了提高村民收入,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先后发展了150亩的韭黄种植基地,利用6家预制板生产企业的生产需要,促进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村民收入。当天,虽然没能找到活干,但倪忠荣也不灰心,相信总是会有的。

  ◆下午6点:把鸡赶回圈里

  夜幕降临,倪忠荣和老伴忙着把鸡赶回圈里。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虽然平淡,但脱贫的信念已在倪忠荣的心里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