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造”上行之路有多远?
作者:王冰 文/图     来源:     日期:2016-12-29    

  ——关于我市本地产品网络上行销售的调查与思考

  去年10月,阿里巴巴与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农村淘宝项目正式落户绵竹。去年“双十一”,我市52个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正式开业,并以450万元的成交额成为四川村淘“双十一”成交总额冠军。看到村淘的巨大潜力,从市政府到相关部门,再到每一个市民都开始热切盼望通过互联网这个神奇的平台,不仅能让绵竹市民方便快捷地购物,同时也能让绵竹本地农副产品及加工制品卖到全国各地,促进绵竹地方经济的发展。

  转眼一年多时间过去了,“绵竹造”上行之路走得如何?怎样才能打通绵竹本地产品的上行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或企业触网慢、上行难的问题?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与思考。

       ●绵竹本地产品网上销售现状

  农村淘宝中的“下行”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把各类好产品卖到农村去,激活农村消费市场。而“上行”是指把本地的农副产品和加工制品通过互联网平台拓展网上销售渠道,实现本地群众增收致富。

  村淘落户绵竹一年来,全市城乡村淘购物一片火热,人们平常的吃穿用度、化肥农药、家用电器甚至连车辆等大件都在村淘上购买,下行情况一片大好。数据显示,开业一年来,我市网络订单总数已达17万单,成交总额已突破3000余万元。

    绵竹产品无一进驻阿里年货节

  相对村淘下行的骄人业绩,绵竹产品上行之路却难尽人意。2016年1月5日,我市首届农村淘宝年货节暨本地上行招商发布会举行,来自我市相关部门、镇乡、企业、专业合作社及村淘合伙人参加了发布会。会上,虽然阿里巴巴有意助推绵竹产品通过村淘上行,遗憾的是却没有一家本地企业招商成功,绵竹产品只能望着阿里首届年货节巨大的市场平台兴叹。

  严苛的入驻条件制约绵竹产品上行

  究其原因,是绵竹人的互联网意识和积极性不够?自农村淘宝落地绵竹以来,大大地启蒙了绵竹本地企业的互联网意识。位于恒大建材城的农村淘宝绵竹市服务中心每周都会有数家本地企业或经销商上门咨询入驻村淘事宜。

  是绵竹产品不够多?绵竹人随手一数就能举出数十种绵竹的特色产品:白酒、年画、松花皮蛋、猕猴桃、茶叶、白果、山腊肉、土鸡蛋……这么多产品,为什么就不能成功推出一个跻身阿里村淘年货节?当大家耐心了解到阿里巴巴对村淘产品上行的相关要求后,才发现原来入驻村淘并非人们想像中那么简单,产品质量认证、产品上溯要求、产品包装、产品规模等等,一大堆严苛的入驻资质条件制约着绵竹本土产品在村淘上行。

  遗憾之余,很多人豪情满怀地表示,一定按照要求完善相关条件达到入驻资质,争取让绵竹产品成功入驻淘宝跻身明年的阿里年货节,通过农村淘宝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相关部门及绵竹电商的努力探索

  为了推动绵竹本地产品尽快入驻村淘,我市相关部门及电商企业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

  政商企携手:虽效果不明显但也颇有收获

  9月10日,汉旺镇青龙村何家山竹笋加工点一片热气腾腾,市商务局组织十余家本地电商对青龙村鲜竹笋上行进行对接指导。几个村民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将新鲜的竹笋放进大锅焯水、降温、抽真空装袋、蒸汽灭菌、包装,围观电商们对整个流程进行拍照、记录,并不时对操作进行指导。当天,电商们就整个操作流程中每一个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探讨:如何让鲜竹笋保鲜期达到电商销售要求?淘宝众筹需要的各种手续如何完善?鲜竹笋定价多少?订单怎样结算?快递成本核算、存在的风险评估……商务局、邮政局等单位负责人、淘宝商家、微商、快递公司、青龙村负责人,大家一起就青龙村鲜竹笋网销问题进行反复磋商,对每一个具体环节反复敲定落实,希望让青龙村每年十余万斤的鲜竹笋成功入驻村淘。

  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试验和努力改进,青龙村的鲜竹笋虽然因储存运输及相关资质认证等“硬伤”未能如愿入驻村淘,但在众多电商、微商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线上线下共同携手发力,青龙村几万斤鲜竹笋成功卖出。同时,大家对鲜竹笋的加工、包装、运输及进一步深加工等也进行了有益探索。

  电商与农户联姻:效果喜人

  除了政府、部门,我市一些有志于绵竹本土产品上行的电商也进行了积极地尝试。

  由我市拱星、兴隆、绵远等镇几个村淘合伙人合伙注册的绵竹市阿拉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3月。该公司除了负责帮助当地商家免费开网店、培训、代运营等服务,他们将更多精力用于推动和探索绵竹本地产品入驻村淘上行。今年4月初,汉旺镇蜂农周大爷主动找到阿拉丁公司负责人李伟,让他帮着销售蜂蜜。李伟与几位合伙人将周大爷的蜂蜜放上村淘销售后,以前30元1斤都不好卖的蜂蜜经过包装营销,竟然以40元1斤的原生态土蜂野花蜜迅速在村淘上卖断货,令周大爷笑得合不拢嘴。今年夏天,该公司又力推我市的猕猴桃上行,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在村淘上成功销售猕猴桃十余万斤。

 一年多来,我市相关部门、电商企业及一些电商人才奔走在绵竹各企业和山村之间,努力寻找适合入驻村淘的绵竹产品。竹笋、山药、蜂蜜、猕猴桃、土鸡蛋、白酒……大家把推动绵竹产品的网上销售作为下一步发展的主攻方向,完善服务,努力拓展上行渠道,不断提高和总结设计、包装、运输等经验技术,从产品的根源追溯、质量和规模等多方面入手,就绵竹产品村淘上行进行积极尝试探索,努力帮助绵竹产品通过网络走出去。

  ●“绵竹造”上行的难点与痛点

  供货商不守信用 电商多日辛苦付诸流水

  说起今年为产品“上行”所作的努力,最让阿拉丁商务公司负责人李伟感到郁闷的是,他们认真做产品包装、花钱购买淘宝流量推销产品,大家拼尽洪荒之力终于将本地一款产品推出效果,结果供货商见产品销售好,便置先前双方签下的合同于不顾,自行提高产品价格、降低品质甚至断货。李伟说,线上销售不同于线下开店,出了单就得兑现,顾客买不到预期的产品就算不退货也会给你差评,这样一来,淘宝店辛苦挣来的信誉便付诸流水,严重时还会因投诉多而承担罚款甚至闭店的后果。李伟说,为了推出该产品他们付出大量心血,结果最后不得不提前将产品下架,简直伤透了心。

  阿里巴巴村淘负责人:绵竹缺乏标杆性产品

  12月27日下午,阿里巴巴村淘绵竹运营部经理秦钊与绵竹电商协会的相关负责人来到龙蟒集团,就助推该公司一款化肥产品进入2017年1月阿里淘宝年货节上行的事进行洽谈。秦钊告诉记者,这一年来,阿里巴巴驻绵工作人员与绵竹商务局、电商协会及一些电商企业一直致力于绵竹产品的上行工作。他说,绵竹本地产品要上行,必须要有规模化的成熟产品才行,但是绵竹缺乏标杆性产品。一些不成规模的特产散货产品由于缺乏自己的生产流水线,又没有相关的质量认证,在淘宝上很难推动,这也是绵竹土特产品难以入驻淘宝的原因。而一些企业有进驻淘宝的成熟产品,却又往往因企业缺少意识或缺少能运作的电商团队而无法实现。

  秦钊告诉记者,前期他们原本看好了绵竹一家本地企业的一批产品,但后来在洽谈时,因企业观念没有转变,担心产品上了淘宝会影响到线下的市场而退出,让人遗憾不已。后来他们又在绵竹四处寻找,目前他们除了龙蟒集团的一款产品,还在与一家纸业公司洽谈年货节上行的事。

  部门工作人员:绵竹人的观念和意识还需与时俱进

  说起绵竹产品上行工作,市商务局内贸科科长肖生华满是无奈。他告诉记者,一年多来大家感触最大的就是,要让“绵竹造”上行,除了有好的产品,绵竹人的意识和观念更需要与时俱进。绵竹产品上行的难点与痛点,一是缺乏具有规模化、有足够竞争能力的源头产品;二是本地产品的储藏运输技术问题。而最让人无奈的是一些企业的短视行为。有些企业因为不了解淘宝上行的相关运作而缺乏长远的战略目光,甚至对电商有一种抵触情绪,没有共赢的理念,只顾眼前利益。他非常担心,等将来外地产品大肆入侵绵竹,“绵竹造”产品究竟该何去何从?

  ●专业人士把脉和建议

  怎样才能打通绵竹本地产品的上行渠道?相关人士作出如下建议。

  1、阿里巴巴村淘绵竹运营部经理秦钊认为,绵竹的酒好,大大小小有几十上百家企业,建议由政府出面整合这些资源,组建一个运营公司,专门推送绵竹的酒产品。秦钊告诉记者,今年10月份,宜宾市政府就整合当地酒类资源成立了一家运营公司,在双十一期间成交三千多件酒产品,成交额达两千多万元。他认为宜宾的成功经验很值得绵竹借鉴。

  2、商务局内贸科科长肖生华建议,绵竹有很多缺乏规模的特色农副产品,可以由电商协会牵头,通过众筹的方式成立一家电商公司,将绵竹的茶、蛋、酒、画等特色产品统一打造一个品牌,由专业的电商团队推动上行。同时,可以利用绵竹本地一些资源打造一些好的产品。比如,土门有成片的玫瑰基地,新市有西部兰草基地,2018年将在我市举办的中国月季展,届时有上千种的月季,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源。绵竹可以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有潜力的产品推动淘宝上行,让绵竹产品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