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河的守护者
作者:刘菲/文 罗斌/图
来源:
日期:2016-12-21
——走进清理河道的环卫工
近日,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从本月15日起,城区马尾河已经旧貌换新颜,潺潺清流缓缓而下,没有了漂浮于水面的水草、垃圾。尽管是寒冬时节,清澈的河水仍旧让人眼前一亮,而这些都要归功于那些整天浸泡在水中的环卫工人。 寒冬季节下河作业 每天得靠喝酒驱寒 从北门花桥到金三角,周建贵、钟国华、曾明全等8位环卫工人每天起早贪黑在马尾河清淤泥、淘垃圾,甚至在大冷天里也要浸泡在冰冷的河水中用双手打捞各类垃圾。为了驱寒除湿,他们不得不在每天晚上喝上两杯白酒。 穿着救生衣和水裤,今年62岁的周建贵看起来稍微有些臃肿。“里面穿了秋裤、棉裤,但下河还是感觉寒气刺骨。”周建贵告诉记者,马尾河城区段河道不平,落差较大,由于常年从上游冲下来的淤泥、水草沉淀堆积,河道中形成了一个个“垃圾岛”,光凭坐在船只上打捞无法完成清理工作,只能靠环卫工人穿着水裤、救生衣用双手在水中清理垃圾。 “我最怕的就是冬天。”周建贵说,夏天扔进河道中的家禽家畜容易腐烂发臭,而冬天,浸泡在冰冷的河水中更让人“吃不消”。他说,清理河道时,自己经常热得满头大汗,但手脚却还是冰凉的,由于水裤不透气,贴身的衣服都是湿漉漉的,整个人就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为驱寒祛湿,晚上下班回家喝几杯白酒就成了周建贵的一种生活习惯,“借着酒劲,让冰冷僵硬的四肢恢复过来,舒舒服服睡上一觉,第二天才有精力继续干。” 冬冷夏臭是他们工作的最大感受 采访中,清理河道16年的环卫工钟国华告诉记者,冬天河道中的垃圾相对较少,他最怕的还是夏季打捞腐烂的动物尸体。 今年69岁的曾明全也是该段河道的清洁工,“冬冷夏臭”是他对自己工作的最大感受。最令他难忘的是一次打捞死牛的经历。他回忆,大概是今年的7、8月份,北门花桥附近的河道上漂浮着一具死牛,由于在河水中腐烂发胀,此时牛身上全是腻子。“怕它污染河水,只能整个的抬上岸。”他说,死牛重达1吨多,找来的杠杆撬断了两根,最后16人忍着恶臭费了很大的劲才将死牛打捞上岸。 “这几个洞就是前几天清理河道中的树桠时被戳破的。”不到一年时间,周建贵报废了两条水裤,如今刚刚领到的水裤又被河道中的枝桠戳破了好几处,好在修补之后还能凑合使用。大冬天,如果没有水裤的保护,他们就相当于直接浸泡在河水中工作。 8名环卫工人每天沿着马尾河巡护,粗糙的双手满是冻疮,正是他们不畏严寒,忍受恶臭才换来母亲河的潺潺清流。 采访中,市城管局环卫所副所长廖昌富告诉记者,在上游设置拦污闸、尼龙网,加强对河道的清理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希望广大市民养成良好习惯,自觉对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妥善处置秸秆、生活垃圾,共同爱护我们的母亲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