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国网绵竹供电公司农电员工杨福清
作者:李露平 文/图
来源:
日期:2016-12-15
为村民守护光明
勤学苦练 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 杨福清今年46岁,是一名普通平凡的农电员工。2000年到土门供电所从事抄表、催费、线路维护、故障报修等工作,负责土门镇罗荣村、三合村40个台区、2800余户村民的用电问题。 多年来,杨福清通过用脑思考,用心做事,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当年的杨福清仅仅是一名抄表员,每天拎着提包走乡串户,催收电费。“当时除了抄表还要帮忙处理表计故障。”杨福清说,有些村民家住得太远,他的午饭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干粮,饿了就着水囫囵吞下,然后继续工作。为了确保数据准确无误,杨福清每次录完数据后都要重复核对一遍,忙到深夜是常有的事。同时还要对每个客户用电波动情况进行梳理,对波动过大的用户要到现场再次核对。 作为一名门外汉,杨福清深知要当一名合格的农电工必须练就过硬的技术。为了学习更多的电工知识,他利用抄表间隙虚心地向同行师傅请教,自费买来书籍熬夜学习,并从安装一个螺帽,更换一根保险丝学起,努力钻研业务技术,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随叫随到 为村民提供贴心服务 从去年开始,杨福清管辖的台区开始更换智能电表,虽然抄表催费工作少了,但巡视任务却更重了。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他把自已的电话贴到村民家的电表上。遇上家中停电、灌溉用水、安装新家电等事宜,村民都会第一个打他的电话。“现在比以前更忙了,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十多个电话。”在杨福清的工具包里,放着钳子、扳手、螺丝刀等常用工具。装表接电,电器维修,不管分内分外,只要是村民有需求,他都乐意帮忙。 “家里没有电,你能不能过来帮我看看。”今年10月的一天,杨福清接到罗荣村村民周文冬老人的电话。老人说,之前他们一直和儿子在绵竹城区生活,今年想回土门老家过年,回家后才发现家中没电。于是他试着拨通了杨福清的电话,正在吃午饭的杨福清接到电话后,立马放下碗筷赶到周文冬老人家中。 杨福清通过仔细检查发现,周文冬家里的线路已经老化,无法继续使用,而且因为超过时限不用电,电表已被销户了。看着老人一脸焦急,杨福清赶紧帮忙办理用电申请、陪着去买材料、安装线路、更换开关,到了晚上,老人家里的灯终于亮了。 对于杨福清来说,很少有下班时间的概念,只要手上的活没做完,再晚他也不会拖到第二天。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16年来,他凭着满腔热情为辖区村民守护着光明和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