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地绵河村:初冬蔬菜采摘忙
作者:王冰 文/图
来源:
日期:2016-11-22
本刊消息 每天一大早,什地镇绵河村4组蔬菜地里便热闹开了,数十位村民摘的摘无筋豆,掐的掐豌豆尖,随着她们爽朗的笑声,一筐一筐的豌豆尖在田边堆成小山。 “这段时间蔬菜价格不错,豌豆尖2元至2.8元,茄子1.3元至1.6元,无筋豆1.6元至1.8元左右,这些豌豆尖卖到成都、重庆等地,每天供不应求。”绵河村4组种植大户石兴平告诉记者,他从事蔬菜种植十余年了,前几年开始搞“菜-稻-菜”种植,每年秋天水稻收割后,他就从村民们手里包下几百亩土地种蔬菜,第二年春天再把田还给村民种水稻。今年他又包了六七百亩地,仅豌豆就种了500余亩,9月种下10月中旬开始采摘,大约20来天采一轮,可以从10月一直采到明年3月,算下来每亩地一季能赚五六百元。 蔬菜产业的发展,不仅让种植大户和业主们见了效益,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就近务工就业的机会,实现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绵河村1组村民孔祥碧每天一大早就跟伙伴们到菜地里打工,摘了无筋豆又转到豌豆田里掐豌豆尖。“每天能掐六七十斤豌豆尖,工钱8毛一斤,一天挣五六十元没问题,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孔祥碧乐呵呵地说。旁边的徐大妈每天要负责接送孙子上学,不能像孔祥碧一样全天去菜地打工,但她计划好时间,送完孙子再去地里干活,下午提前收工去接小孩,反正按小时结工钱,家务挣钱两不误,每年也能挣好几千块贴补家用。 据了解,位于绵远河边的绵河村土质优良,村里一直有种植蔬菜的传统。近几年该村按照镇上的规划着力打造以即将动工的润阳休闲旅游观光农业项目为核心的沿河农旅结合带,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种植,并通过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村民共同增收致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据悉,绵河村每年流转土地近2000亩用于蔬菜种植,村民们除了土地流转费用,光在地里务工收入就达百万左右,仅种植大户石兴平每年发放给村民们的人工工资就达三四十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