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淘落户绵竹一年 村民生活方式改变
作者:王冰 文/图
来源:
日期:2016-11-15
本刊消息 去年11月11日,我市52个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正式开业,并以450万元的成交额成为四川村淘“双十一”成交总额冠军。一年时间过去了,今年的“双十一”我市村淘交易如何?村民怎样看待网络购物?11月11日,记者到我市部分村淘服务站进行了走访。 拱星镇高柏村农村淘宝服务站合伙人李伟去年“双十一”以26万余元的成交额获得全市“双十一”预售王三等奖,并于今年初荣获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首届年货节“百万英雄”奖和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合伙人“年度全能王”奖。 11月11日,记者在高柏村农村淘宝服务站却没有看到去年那样的火热场面。“截至11日零点三十分,我们服务站帮村民抢购的大概有34000多元的东西,总共成交111单。”李伟告诉记者,今年“双十一”虽然没有去年刚开业时火爆,但这一年来村民已经逐渐接受了网络购物方式,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以及日化家居用品、家用电器等大多是通过村淘购买。李伟说,村淘经过一年的运作,村民们对村淘产品的质量也有了信心。 在绵远镇吉兆村农村淘宝服务站,一些村民一大早就来到这里,准备在11号当天再抢购几件衣物。村民雍凤贤说,自从农村淘宝服务站落户村里后,网络购物已逐渐改变了她的生活,如今不论家里大小物件,都是通过农村淘宝来采购的。 “从昨晚半夜到今天中午,我们销售量有4万多元,成交一百多单,今天还一直有人来购买。”说起农村淘宝一年的变化,绵远镇吉兆村农村淘宝合伙人张红梅深有感触。她说,从最初需要政府的帮扶到如今村民主动接受,作为合伙人她感到非常高兴。现在她不再像去年那样注重“双十一”当天的成交额,而是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覆盖面。张红梅说,虽然当天的销售额比去年少些,但来购买的人数却成倍增加了,这让她对这一行业充满了期望。 市商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面对“双十一”连年的海量成交诱惑,绵竹农村淘宝没有迷茫,不片面追求成交额,而是把货品质量及购物感受放在首要考量,确立了“一心一意为乡亲”的购物主题,增加了“无忧购、任性退”、“买大件、送到家”、“网上下单、在家体检”等活动,力争使农村乡亲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从10月20日至11月7日,商务局先后组织开展了村淘合伙人备战“双十一”业务培训、利用LED大篷车到20个镇乡巡回宣传推广、依托38个村级服务站进行预售。同时,合伙人还主动出击,通过广场舞、篝火晚会、坝坝火锅等形式来增加订单,我市村淘正向着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我市村淘以265.84万元的成交额排名全省第三。我市农村淘宝总体发展稳定,开业一年来,网络订单总数已达17万单,成交总额已突破3000余万元。2017年我市还将拟建村级服务站30个,将承载商品+服务的整合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