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加军:一个创业者的鸵鸟产业梦
作者:王勇 文/图      来源:     日期:2016-08-19    

 

  近2米的个头,体重可以达到200斤,看起来憨厚可爱,抗病力强,适应性广,能在恶劣的条件下生活,这便是鸵鸟。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鸵鸟很稀奇,但对于在富新镇上痷村养殖鸵鸟的青加军来说,鸵鸟可是他的梦想所在。

   放弃大好前程   回乡投身养殖

  2009年10月,大学毕业后的青加军选择了当时发展较好的成都一家家居行业,他从基层业务员一点点做起,2012年升任大区经理,2013年又调任公司总部担任内勤主管,管理4个部门,30余人。就在他事业发展得顺风顺水的时候,公司总部因业务发展需要搬迁,青加军也不得不面临艰难决策:是留下,还是离开?这时,青加军脑子里闪现出自己出来创业的想法。但是具体做什么?他还有些茫然。

  2014年一次广东之旅,青加军结识到非洲鸵鸟,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或许是从农村出来的缘故,青加军希望回到家乡创业实现自己的梦想,并带动更多的父老乡亲一起共同致富。说干就干,2014年8月,他果断地辞掉奋斗了5年的工作,回到富新开始养殖鸵鸟。

  一切从零开始,有很多的向往和憧憬,当然也有很多的辛酸和困难。2014年9月,从最初的租地、基础设施建设、牧草种植、安装鸵鸟围栏,到2014年12月的引种育雏、饲养,4个月时间,对于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从事管理数年的他来说全然是一片陌生。青加军通过看视频和电话请教广东养殖场,不断地学习,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通过他的努力,养殖场逐渐走向正轨。

  遭遇重重困难   逐渐走向正轨

  2015年底,青加军面临从事鸵鸟养殖以来的最大问题——鸵鸟如何销售?刚开始,因为没有想过鸵鸟这个特殊的农副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屠宰后,他放到农贸市场和小区销售新鲜的鸵鸟肉,很多市民都不敢买,只要一说起鸵鸟,大家都认为是国家保护动物,怎能屠宰卖肉?在不断的质疑声中,青加军不断地解释,在提供了相关经营证件后,部分人才开始接受。后来,他又找到成都、重庆的高档餐厅、大型农家乐推销鸵鸟肉产品,就这样,第一批鸵鸟产生了效益,让他有了走下去的信心。

  因为鸵鸟幼苗一直是从广东空运过来的,途中经常会出现不可预见的运输导致死亡的问题。为了减少损失,青加军选择自己留种鸟,进行幼鸟孵化,只有解决了繁育孵化,才能解决日后扩大规模,发展深加工的目标。

  一体化发展   为“双百”梦想努力

  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2015年,青加军注册成立了绵竹市加州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青加军同周边十几户农户共同成立了加州鸵鸟养殖专合社,不断向集鸵鸟孵化、育雏、养殖、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全面布局的方向发展。

  “目前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后的路还很长,不管怎样,我都将不断努力!”青加军说,未来,打造百年加州、百亿加州是他的“双百”梦想,更是他实现“中国鸵鸟产业第一品牌”目标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