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作者:何菲
来源:
日期:2016-08-08
本刊消息 近日,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多种稳增长措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全市经济运行实现平稳发展、稳中向好。 相关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0.6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67亿元,同比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24.3亿元,同比增长8.5%。主要指标平稳运行、稳中有升。 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增加值实现10.1亿元,同比增长3.3%。夏收粮食总产量7.09万吨,同比增长0.28%;其中小麦粮食总产量6.26万吨,同比增加0.22%。 种植结构方面不断调整,主要体现为传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继续下降,专业特色种植面积比重逐步上升。据统计,2016年全市小春粮食总播面为26.3万余亩,较上年增加4400余亩,增长1.73%;其中小麦播面22.2万亩,较上年增长2.38%;大麦播面继续减少,今年播面为3.34万亩,比上年同期下降2.37%;经济作物播面保持稳定,其中油菜播面7.15万亩,蔬菜及食用菌播面5.13万亩,瓜果类播面870亩,猕猴桃及玫瑰花卉新增2000余亩,车前草新增1000余亩。 工业经济稳中趋缓 上半年全市13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东汽)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68.2亿元,同比增长11.4%。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达12%,高于德阳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环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 据统计,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6.9%;实现利润总额15.4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利税总额26.3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四大产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利润总额14.1亿元,同比增长51.1%;利税总额24.2亿元,同比增长27.2%。 建设领域顺利实现“双过半” 1-6月全市共有在建项目28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2亿元,同比增长14.1%,顺利完成“双过半”任务。其中工业投资完成48.3亿元,同比增长23.1%;技改投资完成40.9亿元,同比增长66.5%;截至6月底,本年新增项目有129个,平均投资额4735万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共完成1.9亿元,环比一季度提高10%。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达到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8%;销售额达到2.05亿元,同比增长18.2%。全市建筑业上半年累计实现增加值1.8亿元,同比增长38%。 消费市场增速稳居德阳第一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3.8亿元,同比增长14%,增幅保持德阳各县(市、区)第一。其中限上商贸企业实现19.4亿元,同比增长27.7%,占全部零售总额的44.3%。 从区域结构看,城镇市场是拉动消费的主体,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亿元,同比增长14%,占总体零售总额的80.7%;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亿元,同比增长13.8%,占总体零售总额的19.3%。 从行业结构看,批、零、住、餐四个行业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零售业增速较快。数据显示,1—6月全市批发业实现零售额5.6亿元,同比增长9%;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1.9亿元,同比增长16%;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亿元,同比增长3.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6亿元,同比增长9.6%。 财政收入增势良好 截至6月底,全市财政总收入达21.8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3亿元,同比增长17%,高于一季度8.8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完成5.3亿元,同比增长18.4%;非税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12.6%。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6.1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亿元,同比增长30%;医疗卫生类支出2.5亿元,同比增长9.1%。 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居民收支基本稳定 截至6月底,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276亿元,比年初增长11.6%,比上年同期增长14.8%;贷款余额达到132.9亿元,比年初增长1.5%,比上年同期增长5.2%。 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75元,同比增长9.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91元,同比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97元,同比增长10.1%。 截至6月底,全市居民存款达169.6亿元,同比增长10.6%,环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