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清平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孟富奎
作者:刘菲 文/图
来源:
日期:2016-07-18
村民安全的“守护神”
24小时没合眼,深夜发现泥石流成功转移123名受威胁村民 棋盘村1组直接威胁到村民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两处,一处是雍家沟,一处是绵远河上游。这两处隐患点每年汛期都需要重点监测,一旦发生大型泥石流不仅威胁到附近的100多名群众,还可能威胁到绵远河沿岸更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村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孟富奎今年已经61岁,在村里长大的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而作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他的经验更是十分丰富。7日白天,清平镇就开始断断续续下了一天的雨,老孟打着伞到雍家沟隐患点看了10多次,发现并无异常。 到了晚上,雨量开始增大,“吃饭都是换着来,一步都不敢离开。”老孟说,他和另外一名监测员都明白,只要雨量增大,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就很大,他们的监测涉及到村里百姓的安全,一点都不敢马虎。 8日凌晨开始,雨下得更大了。“绵远河里面的雾气越来越大,已经开始有黄色的水了。”老孟根据多年的经验判断,这是泥石流发生前的征兆,他立即将情况汇报给了副镇长林森。10分钟后,林森等镇领导赶到现场发现,山上已经开始有石头冲下来,地面都在响动。老孟说,他们发现山上已经开始有泥石流冲下来,甚至上游施工单位的钢管都顺着河水冲了下来。 根据经验判断一场大的泥石流即将发生,情况十分危急,如果不及时转移受到威胁的百姓,后果不堪设想。老孟吹响了口哨,林森等镇领导立刻引导村民开始转移。“之前就都有演练,每个村的百姓转移到哪里都有计划的。”半个小时后,受到威胁的123名村民被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 所幸到了天亮时,雨又渐渐小了,泥石流量没有增大,也没有造成更大威胁,村民才陆续回到家中。此时,老孟已经24小时没合眼。 泥石流什么时候来?量大不大?监测员预测和汇报是关键 老孟说,每年汛期他们都得提高警惕,随时注意隐患点的变化,泥石流什么时候来?量大不大?要不要汇报给镇里的领导,是否需要疏散群众?这些都要靠他们多年的经验来判断。 8日晚上清平镇又开始下雨,老孟发现雍家沟隐患点又有泥石流下来,不过这一次根据经验判断应该不会有大的泥石流出现,他只是密切观察,发现没有更大泥石流,也就没有向上级汇报。“我已经预测了好几次泥石流,一次都没出错。”在老孟看来,既然被老百姓誉为“守护神”,就要对得起这个称呼。 作为监测员,既要准确预测泥石流是否发生,还要预测量有多大,在汇报给领导时,才能合理判断百姓是否需要转移,尽量将损失降到最小。除了平日里的防汛知识培训外,他们必须对当地的地形结构等了如指掌。 7月13日上午,在雍家沟隐患点,记者看到几天前的泥石流还堆积在山脚,武警水电部队的官兵们正在清理泥石流,给村民们腾出一条道来。老孟说,今年的雨都是晚上下得大,这就意味着晚上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更大。由于晚上天色暗,这也给他们的监测带来更大难度,汛期还未结束,他们的监测还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