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如一日,残疾理发师胡官禄钟情“剃头”活
作者:申梨 文/图      来源:     日期:2016-06-24    

 

  近几年,老式理发店已日渐式微,而装修精致豪华的发型设计室在大街上比比皆是。在我市拱星场镇老街有一家简陋的老式理发店,没有招牌,却常年顾客盈门,今年65岁的残疾理发师胡官禄子承父业,50年如一日,钟情于“剃头”活!

  精湛的手艺成就了“活招牌”

  6月19日下午,记者走进胡官禄的理发店看到,胡师傅正一边剃头,一边与旁边等待的客人熟络地拉着家常,而张大爷则悠闲地躺在座椅上享受胡师傅刮胡子的手艺。

  只见胡师傅先用沾着肥皂液的刷子在张大爷的下巴处涂抹几下,然后拿起那把手柄陈旧但刀锋亮白的剃刀开始刮起胡子。随着刀锋的游走,张大爷脸上的胡子一点点掉落,脸也慢慢变得干净整洁。

  “我这辈子的头发都在胡师傅这里理的!没有哪里的师傅比得上他的手艺。”正在等待的黄仁秋大爷笑眯眯地说道,价格便宜,技术好,在胡师傅这里修面理发就是一种享受。

  记者了解到,年近八十的黄大爷以前是胡官禄父亲的常客,如今更是胡官禄的铁杆粉丝。胡氏父子俨然成了黄大爷的“专属”理发师。在这家老式理发店里,像黄大爷这样的老顾客很多,实惠的价格,精湛细腻的手艺成就了胡师傅的“活招牌”。

  忍着病痛传承父亲老手艺

  胡官禄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是一名剃头匠,一辈子兢兢业业呆在拱星镇给周边乡亲剃头理发。从小耳濡目染,他对剃头情有独钟,十五岁就开始向自己的父亲学习剃头手艺。

  “父亲的口头禅是严师出高徒,为了这句话,我吃过不少苦头!”说起学手艺,胡师傅觉得那是一段痛并快乐着的日子。父亲为了锻炼他的耐力与恒心,每天要他蹲马步,抬手臂,有时候手臂一抬就是大半天,就算手酸疼得拿不起刀子都不准中途停下休息。

  “患病期间,多亏了父亲的鼓励,不然早就放弃了。”胡师傅告诉记者,学手艺期间,年纪轻轻的他患上了股骨头坏死症,曾在华西医院住院医了两年,因骨头坏死无法治愈,从此他的左腿便落下了残疾。那时,每当瞧见别人健步如飞,自己站立都成问题,胡师傅内心满是失落与绝望。在父亲的开导鼓励下,胡师傅并没有放弃,而是忍着病痛坚持学习理发。

  出师后,胡师傅经常背着手推剪、剃刀和镜子等工具,走街串巷给乡亲们理发。1985年结婚后,他开了属于自己的理发店,到如今,胡师傅已经整整理了50年发。

  “老顾客都习惯了我的手艺,他们常跟我开玩笑说,你千万莫那么早退休!到时我们都不知道在哪儿理发了。”胡师傅笑着说,多年来他一直用属于自己的方式为老顾客、老街坊而忙碌着。如今女儿胡青也单独开了理发店,他再也不用担心后继无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