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印在纸上的技术”变成“长在地里的样板”
作者:何菲
来源:
日期:2016-05-11
——记华胜农业猕猴桃育种与产业化创新团队
现代化管理推动创新发展 走进位于九龙镇白玉村的华胜农业猕猴桃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从以色列引进的滴灌设备正通过一根根细长的管道,把水、肥料等渗入到猕猴桃树的根部,实现了“根在哪里,水和肥就到哪里”的现代农业要求。 棚架下机械化作业,翻土、喷药、除草等基本实现去劳动力,智能化的滴灌设备定时灌水……为推进猕猴桃现代化管理,该团队在田间栽培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实行生草栽培,不仅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效增加园区有机值,还减少肥料投入;探索运用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技术,利用田地、虫类趋性、粘虫板、糖醋液等,大大降低化学植保产品使用,原则上实现不用药、少用药;搭建防风体系,通过防风网有效阻断季节性强风,以减少表面创伤,提升果实品质。 此外,为实现猕猴桃精细化管理,该团队对九龙镇、广济镇及什邡市湔底镇的2500余亩猕猴桃实行分区管理,并配备独立管理人员、物资,进行独立核算,同时对每棵猕猴桃树进行编号,一旦管理区出现病虫害现象,“病症”细化可对应到每一株树苗。此外,实验室还定期不定期地对园区土壤、树体、水分等状况进行检测,确保实现“对症下药”。 产研结合实现双赢 记者了解到,该团队共有研究人员12人,团队通过“科研+企业”发展方式,加强与省科研单位的合作力度,目前已成功申请专利2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育成猕猴桃新品种10个,其中“金实1号”、“红实2号”、“金实2号”等自研品种实现规模化种植。此外,团队还在广济镇建立猕猴桃育种基地,探索运行倍性育种、诱变育种等新型育种方法,力争每5年至少有2个猕猴桃新品种面世。 “目前3万吨的冷库正在建设中,我们将争取做到季产年销。”团队成员邓方贵告诉记者,如今,仅“金实1号”的授权种植面积已达2万余亩,其市场售价最低为4.9元/个,远高于其他国产品种,且一直供不应求。同时该公司目前正在办理出口备案,下一步将让“绵竹产”猕猴桃销往海外更多国家。(图片由公司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