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他把皮雕卖到了欧美市场
作者:王勇 文/图      来源:     日期:2016-02-29    

  ——“皮雕达人”张伟的故事


图为张伟(中)向学员指导技术要领


  用旋转刻刀及印花工具在皮革上刻划、敲击、推拉、挤压,从而制作出凹凸不平、深浅不一的精美图案,再加工成钱包、皮带或者其他物品,一件充满艺术韵味的皮雕作品便完成了。他叫张伟,是一名残疾人。尽管身患残疾,但自立坚强的他,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皮雕卖到了欧美市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自立:走出人生低谷

  张伟今年40出头,因为患小儿麻痹症而成为一名残疾人。张伟从小就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他知道自己身体残缺,要成功,就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多。

  早些年,张伟外出拜师学习家电维修技术,学成之后开了一个小摊。为招揽生意,他经常下乡维修家电。长期奔波,让他的身体渐渐吃不消。有一次,张伟骑摩托车去一户农民家修电视,上坡道时连人带车一下子滑倒在公路边。在酷热中躺了半个多小时后,才被一个过路的村民发现,扶了起来。

  5·12特大地震,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同样,张伟也不例外。在那段时间里,张伟逐渐认识到,家电维修已经不再适合自己,必须另找门路养家糊口。

  圆梦:创业实现价值

  张伟从小就喜欢手工制作。空闲时,爱拿着空葫芦,在上面用烙铁烙些图画。地震后,我市建起了残疾人康复中心。为了帮助残疾人就业,中心经常开展残疾人就业生计培训。2012年,张伟走进康复中心,在老师的指点下,第一次接触到皮雕技艺。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张伟逐渐掌握了皮雕技术,并能熟练地制作一些皮具。

  张伟的梦想就是利用皮雕技术进行创业,但却面临着资金和场地的难题。2014年,团市委在全市开展“招善引慈”社区公益项目。剑南镇玉马社区将张伟的“残疾人手工皮雕技术”推广计划纳入项目。发展资金由企业对口帮扶,资金不是问题了,发展场地怎么办?随后,社区在日间照料中心挤出一间房屋,提供给张伟作为创业基地。

  经过几年的摸索,如今,张伟能熟练地制作出钱包、皮带、挂件等精美皮具。为了拓宽销售渠道,他还开起了网店,每月可挣三四千元。在别人的牵线搭桥下,不少皮具还远销欧美市场。

  成长:让人生别样精彩

  随着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张伟萌发了增加皮雕产品种类的想法。张伟认为,绵竹本来就是年画的故乡,作为皮雕爱好者来说,将年画与皮雕相结合,一定会很受市场欢迎。

  果不其然,张伟的皮雕年画产品一投入市场便受到欢迎。“我们基本上没有存货,以后准备再培训一批人,专门制作皮雕年画。”张伟表示,今后他希望开发更多皮雕年画产品,为弘扬绵竹年画尽点力。

  张伟是一个永远闲不下来的人。2015年,农村淘宝落户绵竹,他又积极报名,经过筛选,如愿成为玉马社区农村淘宝服务网店的合伙人。

  如今,张伟以其创业经历,为广大残疾人树立了榜样,也带动了更多残疾人走上自主创业之路,找回了生活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