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爱电影 一路追梦
作者:王平     来源:     日期:2016-01-28    

痴爱电影 一路追梦
       ——记赵先福和他的农村电影放映队
  为了追逐自己的电影放映梦,他用3000元购买一台旧电影机回家拆装,学习电影放映技术;为了维修旧电影机,父母卖掉2000斤谷子和家里的肥猪为其凑钱买维修配件;5·12地震后,他为我市所有安置点轮流免费放映坝坝电影;去年为全市151个村(社区)放映电影近两千场;他就是绵竹市先富电影放映有限责任公司经理赵先福。
  ◆旧货市场淘来电影机,开启自己的电影梦
  赵先福曾经修过摩托,卖过保险。2002年,在成都五块石旧货市场,他竟然以3000元的价格买回一台仅价值几百元的旧电影放映机。没有师傅教他,他就自己把电影机拆了装,装了又拆,摸索电影放映技术。
  2006年,赵先福又从一私人手里,以近4000元的价格购买到一台35毫米和一台16毫米的旧电影放映机。当时,家里经济条件非常紧张,连给孩子看病抓药的5元钱都拿不出来。看他把精力和钱财都投到没有前景的放电影上,家里人非常反对。但即便如此,赵先福依然割舍不下对电影的热爱。后来,还是父母卖了家中2000斤稻谷和一头肥猪凑了4000多元钱,让他到上海买回配件,修好了这台旧电影机。
  赵先福心里想的是,只要有人喜爱电影,就有市场,自己就要继续坚持走下去。
  ◆万场电影进乡镇活动让他赢得群众口碑
  2007年,四川开展万场电影进乡镇活动,也迎来了省外大商家在放映电影时投放广告的商机,这也给困境中的赵先福带来了一线希望。
  多年来坚持放映农村坝坝电影的赵先福在媒体的宣传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一些商家和镇乡主动找到赵先福,邀请他放映坝坝电影。
  当时,放映一场电影的费用很低,但是赵先福坚持底线,不走歪门邪道,不见利忘义,总是积极地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他以优质的服务和放映电影的场次赢得了群众的口碑。他说只要坚持梦想,就一定会离梦想越来越近。
  ◆放映坝坝电影,让他走上国际电影节舞台
  5·12地震后,看到大量的外地人来援建绵竹,赵先福也希望出点力,为受灾群众放点坝坝电影,鼓励大家早日走出灾难。灾后第三天,他便在绵竹二号桥受灾群众安置点,为群众免费放映了电影《霍元甲》和《醉猴》。精彩的电影让大家暂时忘掉了灾难的伤痛。而后,赵先福又从家里倒塌的房屋中挖出4台电影放映机修理好,开始轮流到我市各个应急安置点放映坝坝电影,并一直持续到2009年。
  由于其对农村电影事业所作的积极贡献,2008年6月28日,赵先福与中外明星一道,被邀请到上海参加国际电影节开幕式。2008年11月,他又被评为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先进个人。
  ◆不断寻求突破,让电影放映有新发展
  2014年夏天,赵先福在我市文化广场开设“电影超市”,同时用5台电影机,在同一地点同时放映不同的电影,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
  去年夏天,赵先福还尝试着在城东新区绵竹文化馆前的广场放映汽车电影,很多市民到了晚上开着汽车来看电影,享受夏日的夜风。
  2015年,赵先福先后在我市151个村,为村民放映电影1800多场。
  谈到下一步的想法,赵先福说,他打算在绵竹农村实行定点、定位、定时放映坝坝电影;在城里,积极探索电影进学校、进机关单位、进酒店、进茶庄、进工地、进社区的电影放映模式,走一业为主,副业补充的方式,让电影放映在绵竹有新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