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琴:从打工妹到制衣老板的华丽蜕变
作者:张娟 文/图      来源:     日期:2016-01-21    

 

  2015年10月22日,在德阳市首届返乡农民工创业大赛上,我市孝德镇凉水井村的郑琴,手捧“返乡创业新星”的荣誉证书,心情十分激动。“这份荣誉是对我过去付出的肯定。接下来,我要把自己的品牌做得更好,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郑琴说。

  ◆机缘巧合开办制衣厂

  今年28岁的郑琴早年一直在外务工,和很多打工妹一样,她当过服务员,画过年画,也做过制衣厂的工人,但她心里却一直深埋着一颗“创业”的种子。

  2011年,一次机缘巧合下,她决定开办一家制衣厂。说干就干,郑琴从市场上买回几台机器,招了几名工人做起了衣服,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日前,记者来到郑琴的制衣厂时,她正在和工人们赶制一批货品。临近春节,许多制衣厂都准备放假了,可郑琴的工厂却仍然很忙碌。“因为有很多固定客源和订单,所以只能加班加点生产,我们每年都要忙到春节前几天才能休息。”郑琴说,虽然很忙很辛苦,但制衣厂承载着自己的梦想,所以再苦再累也要把它经营好。

  ◆创业路上历经坎坷不言弃

  “以前总以为当老板比打工强,可是真正当了老板才知道创业有多难。”郑琴说,打工很单纯,只需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而创业的压力却很大,工人工资、资金运转、市场营销、货款回收等等,都要自己亲力亲为,需要考虑和兼顾的事情很多。

  都说创业初期是最艰难的时候,郑琴也不例外。因为没有成熟的技术,郑琴只能和工人们一起摸索,常常加班加点工作做的却是无用功。“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技术人员,我对服装这块也不是很懂,拿回来的货不知道怎么做。”据郑琴回忆,有一次她们把货全部做错了,只得咬牙熬夜全拆了。就在郑琴为技术发愁的时候,她原来工作过的制衣厂因生意惨淡而停产,一批制衣熟练工来到她的厂里,这才解决了技术难题。

  工人有了,技术也有了,可市场还没有着落。为了寻找客源,郑琴常常带着样品到各家公司毛遂自荐,吃闭门羹成了常事。郑琴说,她第一次去找客户时,对方见她年纪轻轻,就用一种怀疑的眼光看着她,她因此被连续拒绝了三次。可最终郑琴的真诚打动了对方,对方竟然主动联系她,让她试着做一单货看看。为了给对方留下好印象,郑琴和工人们马不停蹄加紧赶制,由于交货及时且做工细致,对方成了她的第一个固定客户。

  ◆成立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

  如今,经过几年的发展,郑琴的制衣厂从原来的零客户发展到现在的20余家固定客户,工人也从原来的几个人增加到现在的40余人。正是怀揣着对梦想的坚持,郑琴的制衣厂做得红红火火,目前一年加工近30万条裤子和几万件衣服,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成立自己的品牌,把它做大做强。”2015年,郑琴为自己的服装注册了商标“莱依童”,她的梦想也由此照进了现实。

  “肯吃苦,永不言弃总有成功的一天。”回想自己的创业路,郑琴向记者说出了她创业成功的关键“秘诀”。说起未来的打算,郑琴表示,她希望能在绵竹每个乡镇都开一家自己品牌服装的连锁店,带动更多的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也为社会做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