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伙和他的十三亩果园
作者:邬小庆 文/图
来源:
日期:2016-01-11
家住土门镇民乐村的80后小伙曽启勇,看准种植业的大好前景,放弃了经营多年的生意,另辟蹊径,当起了种植草莓、葡萄的“果农”,踏上人生的创业追梦之路…… 迷茫中前进 一门心思再创业 1月6日,记者来到曾启勇位于土门镇林堰村的草莓基地,正赶上他刚从市区里送货回来。记者见他戴着眼镜,身材精悍,从头到脚透露着一股书香气,俨然不像种植着十三亩果园的农民。 原来,曾启勇曾在我市一镇乡做了六七年的门窗生意,后来随着灾后重建逐渐完成,门窗生意日益冷清,让他萌生了重新创业的想法。为了找到合适的项目,他跑过义乌,开过店铺,但都没有成功。一度时期,他对未来的前途十分迷茫。直到2010年3月,他到沿山九龙游玩,发现当地有许多农户在种植草莓。出于好奇,便花了五十块钱买了一盒准备尝尝鲜,谁知就是这小小的一盒草莓,让他萌发了种植草莓的想法。 笃定中摸索 不甘愿当门外汉 曾启勇种植草莓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还特意把父亲带到了九龙进行实地考察。2010年4月,曾启勇找到江苏“草莓大王”王柏生讨教种植草莓的方法和经验,并购回750株草莓苗种在自家的两亩地上,成为土门镇第一家种植草莓的农户。虽然从理论上知道了该如何种草莓,但对于从来没种过地的曾启勇来讲,只能算得上是半个门外汉。曾启勇告诉记者,由于自己的种植技术不过关,草莓苗断断续续出现死苗的现象。看着一株株死去的苗子,他的心像刀割一样难受,于是他成天抱着书查阅相关资料,上网查看应对措施,在摸索中前行。为了更好地学习技术,曽启勇还经常绵竹、江苏两地跑。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讨教和摸索,2010年,存活下来的一亩地草莓顺利上市,又香又甜的草莓不仅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还带给了他不错的收益。尝到甜头的曽启勇,为了掌握最新的草莓种植技术,积累丰富的经验,他还多次前往江苏考察学习。2013年,羽翼渐丰的曾启勇在林堰村流转土地10亩,开始大规模种植草莓,后来他又看好葡萄的市场前景,在草莓基地旁流转了3亩地进行葡萄种植。从此,80后小伙曾启勇算是彻底和他的13亩果园结了缘…… 稳定中发展 不求最好只求最精 看着自己的果园生意逐渐走上正轨,每年收获季节来采摘草莓和葡萄的游客越来越多,曾启勇的言语中满是高兴。当谈及未来的希望时,曾启勇眼中流露出一丝丝笑意,“市场上不缺产品,但是缺好的产品。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我就是想把绿色、健康的水果带给大家,把自己的水果做成精品,让每一个前来采摘的游客都成为我的回头客……”憧憬未来,曾启勇滔滔不绝地说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