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园里的创业梦
作者:张娟 文/图
来源:
日期:2015-12-15
——农民工刘传贵的创业故事
12月10日一大早,阳光暖暖地照着绵远镇广西村20组的一大片猕猴桃基地,刘传贵和工人们正忙着给猕猴桃修枝、除草、松土、施肥,忙得热火朝天。 “猕猴桃种植是门技术活,三五年后能不能全面挂果,前期打理很重要。”刘传贵对记者说。回顾他的创业之路,刘传贵感叹:一句话,很艰辛! 从“门外汉”到种植专业户 今年55岁的刘传贵是绵远镇广西村人,也是绵竹市贵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刘传贵开过拖拉机、当过队长,由于踏实肯干、勤劳努力,多年来积攒了苦干创业的经验。 “这个枝要这样剪,还有土要松得适宜,这样根系才能生长好,吸收水分、肥料才会充分。”在猕猴桃基地里,刘传贵在给几名工人交流经验,其专业程度根本不像是种植“新手”。刘传贵告诉记者,以前他种粮食和蔬菜,2007年开始种西瓜,对种植猕猴桃啥都不懂,根本就是一个“门外汉”。2012年,他看到别人种猕猴桃致富后,也产生了种植猕猴桃的想法。而那时,他已经种植西瓜有5年时间了。刘传贵说,虽然种植西瓜效益不错,但是看到猕猴桃的市场前景广阔,不愿安于现状的他从广元请来师傅传授技术,引进了黄心猕猴桃品种,种了几亩地。后来,他又扩大种植面积,改种了红心猕猴桃,成为当地有名的种植能手。 摸爬滚打艰苦打拼 创业之路总是步履艰辛的,刘传贵也不例外。从种植西瓜到种植猕猴桃,他一路艰辛渡过一个个难关。2007年,刘传贵投入2万元种了几亩西瓜,当年盈利2万多元。于是他慢慢扩展到60余亩,一直不愁销路。再后来西瓜的价格开始下滑,种植西瓜的人也越来越多,无形中冲击了刘传贵的生意,西瓜价格也从2元多降到几毛钱一斤。 一边是西瓜经营的惨淡,一边是猕猴桃基地的不断投入,让刘传贵陷入两难的境地。土地也承包了,资金也投入了,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他一边筹措资金,一边认真总结教训,不能盲目跟风,要时常了解水果种植情况预测市场行情。 那段时间,刘传贵总在思索,怎样做才能走得长远?或许,抱团取暖能走得更稳。2014年3月,他带头成立了绵竹市贵杰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5户,从种子采购、技术指导、组织收购等,都由合作社负责,果子成熟后只管收钱。“目前,有意向种植猕猴桃的村民很多,下一步,我们准备把社员发展到三四十户,带动更多人共同创业致富。” 展望未来充满希望 “路是自己选的,就一定要好好走下去。”面对近两年来低迷的市场经济,刘传贵一直在投入却回收甚微。“今年受‘毒西瓜’事件影响,西瓜地的销售不太理想,猕猴桃还要两三年才能见效益,现在就指着这批猕猴桃能生‘金’了。”望着140多亩绿油油的猕猴桃树藤,刘传贵憧憬着他的“创业梦”。刘传贵说,他最大的心愿有两个,一是把合作社办好,带动更多乡亲一起致富;二是希望儿子将来能回家,继承他的种植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