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基层闪光
作者:王勇 文/图
来源:
日期:2015-12-02
——记齐天镇兴民村“第一书记”陈鹏
今年7月,陈鹏被组织安排到齐天镇兴民村担任“第一书记”。如何当好“第一书记”?怎样才能为村上做点实事?怎样才能让村民的日子过得更好?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陈鹏的脑海里。 兴民村是名符其实的“空壳村”,这对于陈鹏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从走马上任的第一天起,陈鹏就在村上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深入每个组,部分党员、群众和种植大户家里,了解大家对村上工作的看法,村民生产生活存在的问题,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初步掌握全村基本情况。在了解到董某今年考上大学,却因家庭贫困而无法凑齐开学的学费而苦恼时,陈鹏立即把这一情况向镇党委、政府进行了反映。在镇上的帮助下,董某所需的学费得到了解决,董某一家感激不已。 陈鹏还积极努力帮助村上争取各方面的援助,通过镇、村两级的奔走,今年终于争取到了发改上的小型农村基础设施村民自建项目,硬化了道路700多米;当了解到村上一处垃圾房没有修整而破烂不堪时,他到市食药监局争取到几千元,用于垃圾房的改建。同时,他还和村两委制订了环境卫生奖惩制度,督促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兴民村紧邻城东新区,随着大学城的加快建设,该村未来的经济发展必须要有新的定位。该村长期以传统大田农业为主,家庭经济70%来源于种植收入,青壮年多外出打工。针对兴民村面临的新形势,陈鹏与村两委专门制订了《兴民村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建设现代化种植大棚,鼓励村民发展休闲观光体验式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是个特别肯吃苦、能做事的年轻人,是群众贴心的‘第一书记’。”土地流转大户邬成光对陈鹏如此评价道。 陈鹏心里清楚,自己的能力有限,很多事情不可能马上就办好,但是,只要自己尽十二分的努力,“苦干+巧干”,就一定不会辜负“第一书记”的称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