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笔耕不辍坚守写作梦
作者:张娟 文/图      来源:     日期:2015-07-03    

 

  家住九龙镇新龙村7组的杨万成老人今年73岁,在当地是个小有名气的文化人。自退休以后,老人便一头扎进了文学写作,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他用手中的笔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民间传说,用精彩的文字照亮自己的晚年生活。

  退休之后突然萌生写作梦

  6月30日,记者来到杨大爷家中时,他正整理着自己的三轮车准备出门。老人退休后每月有1000多元退休工资,日子过得还算惬意。几年前闲不住的杨大爷又给自己买了一辆三轮车,白天出去收废品,回到家还要忙农活,让人很难将这样一位老人和写作联系在一起。而事实上杨大爷不仅爱写作,还是村里远近闻名的“笔杆子”,哪家有喜事都会邀请他写上一段贺词。

  2003年,杨大爷突然萌生了写书的念头,于是,老人的创作热情便一发不可收拾。白天收废品,晚上写稿子,当灵感出现的时候,无论是在厨房还是在客厅,老人都会立即提笔开写。看到老人废寝忘食地写书,家里人开始担心他身体吃不消,曾多次劝老人放弃,但是杨大爷却始终坚持不放弃。慢慢地,家里人被他的执着所感动,最后全家人都转而支持老人搞创作。

  “现在改革开放政策好,祖国山河美,神州万象新,我心里高兴,所以就想写点东西出来抒发我对家乡的热爱,也为晚年生活增添色彩。”杨大爷雄心勃勃的说,他要在有生之年将家乡绵竹的历史、地理、人文风俗、百姓生活变化一一写进书里,让后代世人对绵竹多一些了解,多几分热爱。

  “土记者”原创作品散发乡土气息

  采访中,杨大爷拿出自己的“宝贝”给记者看,原来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盒子里面装载着老人十多年的写作心血。揭开盒盖,里面装着厚厚一摞稿子和资料,有歌颂党和国家好政策的诗词,有反映绵竹人文风情的文章,也有自己多年来收集整理的民间传说故事。

  2014年,杨大爷收集编写了一本《玉妃传》,里面详细记载了玉妃传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为了将玉妃的生平故事生动准确地记录下来,杨大爷走访了多位长者,从他们口中尽量还原故事情节,他还亲自到过很多地方实地考察,光收集素材就花了3个月的时间。《玉妃传》的成功编写激起了老人更大的创作激情。如今,老人又成功编写出《九龙传》,将九龙的由来、民间传说、发展历程等内容详尽写了出来。

  当地村民将这个痴迷写作的老人亲切地称为“土记者”。村民黄福蓉说:“他写的都是家乡的事,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大家都很喜欢他写作。”

  “人活的就是一种精神,我要活到老,学到老。”由于年事已高,如今,杨大爷的耳朵也不太灵敏,视力也有些模糊,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写作的热情。他说,他非常满意现在的生活,也会继续创作下去,尽己所能留给子孙后代更多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