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儿就找老陈”
作者:何菲 文/图
来源:
日期:2015-06-17
——记东北镇一居委会党支部书记陈金泉
“当干部,就得为群众办实事。”陈金泉经常这样说。他几十年如一日履行着自己的人生信条,虽然早已过了退休年龄,可他炯炯有神的目光仍闪耀着干事创业的激情;虽然已是满头白发,可他洪亮的声音依然饱含充沛的精力。 作为“领头人”,就得让组织更有活力 看到陈金泉时,这个头发花白的老支书正在给居委会的党员们上党课。他讲的党课每个党员都爱听,因为老支书善于围绕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把枯燥的内容融入实际,时常抛出一些很新潮的话题,用简单易懂、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述出来。 可陈金泉刚到一居委会时,别说上党课,就是发展党员都成难题。2002年,陈金泉初上任,就遇上一个难事。当时正面临天河小区建设,大量的拆迁工作需要党员带头进行,而当时居委会的党员仅有18名,且多数都是老党员,带动力不强,工作局面一时难以打开。“得让新鲜血液注入党员队伍。”陈金泉暗下决心。为此,他挨家入户与大学生、退伍军人等重点发展对象交流谈心,帮助其打开心结。在他的努力下,居委会年轻人从不愿入党变为主动要求入党,社区党员发展到24名,党组织的活力也不断焕发,在年轻党员的带动下,拆迁工作如期顺利完成。 而作为支部领头羊,在党员教育方面,陈金泉除坚持“三会一课”外,还要求党员们在政策享受及其他利益面前,无条件主动为群众“让路”,坚决不允许与民争利现象出现。同时,对于居委会的重大事项,坚持居委会、党支部及监委会共同商定意见。陈金泉说,党员们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居民关注,党员们就得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只有党员先进了,党组织才更有活力,才能让居民信服、拥戴。 作为“当家人”,就得为居民解难题 张家的雨棚遮挡了李家的采光,刘家的家人又因琐事争执起来,每到此时,居民们心里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陈金泉。 位于玉妃路上的天河尚园小区因附近变压器老化,近年来一遇雷雨天气就故障跳闸,炎炎夏日一停电就是两三天,不仅没法洗澡,就连做饭也是难事,一时间小区居民意见纷纷。陈金泉调查了解到,因该变压器原属某企业所有,企业倒闭后,变压器主权却未变更,因此无人负责故障维修。为了解决困扰居民多年的难题,陈金泉多方沟通协调。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5月初,东北镇与供电部门在小区现场办公,当即商定了解决方案。从当日起,由供电部门负责变压器产权移交事宜,期间一旦发生故障,居民们可直接拨打供电部门维修电话,工作人员将及时赶到现场展开维修维护工作。 2014年4月的一天,身患脑瘤的居民范正发在邻居家串门时,突然发病摔倒在地,当场陷入昏迷之中,邻居们第一时间想的是,赶紧通知“老陈”!接到电话后,陈金泉来不及吃午饭就急忙向医院赶去。经检查,范正发颅内的肿瘤压迫神经,情况危急,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可老范本就贫困,且亲属多数亡故,医药费该怎么办呢?为此,陈金泉一方面与医院协调沟通,一方面积极与老范的亲属联系。在他的努力下,老范的前妻及姐姐主动筹集了部分资金,居委会也为其申请了相关补助,终于让老范得以顺利手术。今年1月,范正发病愈出院,虽说术后视力有所下降,可总体恢复良好。老范感激地说:“要是没有居委会帮忙拼凑医药费,我现在哪还能活着站在这里啊,这都多亏了陈书记!” “居民的满意,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陈金泉说,只要自己还能发挥作用,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他就心满意足了。
|